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挽明从萨尔浒开始 > 第530章 藏富于民

第530章 藏富于民(2/3)

计比登天还难。
    民政官员都不说话。
    “谢司长,你有何高见?”
    谢广坤擅长的是后勤调度,物资采买,现在让他空手套白狼,合法洗劫,确实勉为其难。
    谢阳想了一会儿,终于硬着头皮道:“陛下,臣有一个法子,就是歹毒了些。”
    “说。”
    谢广坤揉了揉鼻子,飞快向四周望了一眼。
    “首先,有一家豫州钱铺,路子很野,商会可以和他们联系,同时,给那些愿意迁往关内的富户发放路引,不过在入关之前,要求他们将银两钱财存入这家钱铺。”
    “继续说。”
    “等富户出关后,当地屯堡主官便以路引不对、银票造假为由,将人扣下,人控制在辽东,钱收入国库。”
    刘招孙眯着眼睛,这套路颇有几分熟悉,好像在哪里见到过。
    “好啊,这便是藏富于民,朕很喜欢,不过恐怕会贻人口实。”
    谢阳笑道:“陛下勿忧,到时把罪责都推到豫州钱铺身上,杀几个晋商,以平民愤,银子,一两也不退,就说银子都被掌柜的裹挟到倭国了。”
    这个时代,人们的日常琐碎交易一般都是使用铜钱,佐以碎银;大宗交易则用银锭。
    朝鲜两班大臣拖家带口,白银十分沉重,搬运困难,不可能随身带着金银。
    豫州银铺为他们换取银票,这些人一劳永逸,买个放心。
    有明一代,白银作为没有完成标准化的称量货币,有一个天然的缺陷:交易时需要鉴别银子的成色、称量银子的重量。
    更别说一些私铸者在银子中加入锡、铅等普通金属,冒充足银。
    各地、各行业用于衡量银子重量的衡器标准也不统一。
    无论从哪个角度上说,货币改革势在必行。
    当然,既然到了朝鲜,就先用朝鲜富户来试验“路引加银票”的神奇威力吧。
    “陛下,可提前放出消息,就说把银子存在豫州银铺,存银利息会高一些,银铺不仅不收储户的钱(明代存银要给银铺缴费,千贯三十文),存的多的,豫州银铺还可倒贴银钱给他们,利息翻倍。”
    武定皇帝微微点头。
    “这个豫州银铺,现在是几位晋商打理,蓑衣卫掌握他们很多黑料,到时候顺带查抄·····”
    “好,关门打狗,只是,会有狗来吗?”
    “当然有,陛下勿忧!晋商无义,只要给这些人足够多好处,杀头的买卖也抢着做。”
    谢广坤摸着心口,一脸虔诚道:
    “陛下仁厚爱民,为避免伤及普通百姓,臣建议,存银底线设为两千两,也就是说两千两起步。”
    武定皇帝紧紧握住谢广坤的大手,感慨这位地中海人士,不穿越回2022年豫州搞存款储蓄实在是可惜了。
    “还有什么手段,一起说来。”
    “是,陛下,可先找本地几家富户,让他们率先存银,再让蓑衣卫安排,挑些俘虏扮做山贼土匪打劫,打劫个一两家,让朝鲜人感觉局势不稳。”
    “好。”
    ········
    接着,武定皇帝和谢阳又讨论了“藏富于民”的具体细节,听得一众蓑衣卫目瞪口呆,比起谢司长这把杀人不流血的刀子,刘兴祚感觉有些自愧不如。
    “这是要吃干抹净敲骨吸髓啊。”
    这时,一名卫兵进来对刘兴祚禀告,特务头子大喜过望。
    “陛下,议和完成了。”
    说着便把一份塘报递给东方祝。
    武定皇帝注意力立即被吸引到那封从江华岛发来的塘报上。
    “好了,其他细节,你们下去后自己商议,朕会让蓑衣卫镇抚兵配合行动,谢阳,这次藏富于民行动,一定要做好,做大,要经得起后世人们的检验。”
    谢阳一脸严肃,大声道:“陛下放心,必定不辱使命!”
    说罢便带着他的属下匆忙退了出去。
    刘招孙手指颤抖的展开那个羊皮纸信封,塘报一式两份,都是用汉语写成。
    武定皇帝将盖有朝鲜国王王印的那份放下,拿起另外一份,轻声诵读:
    “大齐帝国与朝鲜王国素敦友谊,历有年所,今因视两国情意未洽,欲重修旧好,以固亲睦,是以齐国太初皇帝简特命全权办理大臣副相兼参议东征经略孙传庭、副全权办理大臣议官侯询诣朝鲜国江华府,朝鲜国政府简判中枢府事郑斗源、副总管金友奎,各遵所奉谕旨,议立条款,开列于左:
    第一款
    朝鲜国确为完全无缺之独立自主国,故凡有亏损其独立自主体制,即如该国向前明所修贡献典礼等,嗣后全行废绝。
    第二款
    朝鲜国与齐国为甥舅之国,朝鲜王为甥,齐国皇帝为舅,嗣后须以君臣之礼相待,不可毫有侵越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狼窝(肉监狱)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绝品儿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