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三国:汉中祖 > 第二十九章孙权应诺

第二十九章孙权应诺(1/2)

    建兴六年,十二月。距离八月二十八日成都北伐朝议上已过三月。
    在朝议后,季汉正式进入北伐准备工作。诸葛亮在会议后不久,举行内府会议,命金牛道沿路郡县修缮道路,由内府参军程畿监察此事。同时又命赵云领军前往汉中赤崖阁一带囤积粮草,以待北伐。
    接着邓芝以通好往来之名, 奉命出使吴国。对于大汉允诺孙权称帝,给予礼法一事,大汉高层目前断不敢宣扬,若是被天下人所知,则威望尽失。
    对于提议此事的刘禅,其实也是背负巨大压力。若是按照历史上诸葛亮北伐陇右失败, 孙权石亭之战大获全胜,其威望大涨。次年后孙权依然会强行称帝, 自己与季汉到时候不答应也要答应。
    自己现在以帝位为饵,其目的便是希望孙权将石亭之战从五月提前到一月,响应诸葛亮第一次北伐。
    邓芝虽然不知刘禅背后深思,但却深知自己此次责任事关重大,其重任堪比第一次出使东吴,两国复盟。
    孙权则是不知邓芝此行真正目的,但听闻邓芝使吴,还是愉悦地在武昌宫中设宴接见邓芝。
    宴后,有些醉意的孙权邀请邓芝入殿内交谈。时入深冬,殿中火炉烧得正旺,邓芝靠近殿旁小火炉跪坐取暖。
    孙权喝着侍女递上来解酒汤,面露醉意,笑问邓芝道:“伯苗(邓芝字),孤招待如何?就是不知今日之宴可有尽兴,今日宴上可是有伯苗家乡菜肴美酒。”
    邓芝则是面露感激之色说道:“多谢大王款待,今日之宴会, 外臣不敢相忘也。”
    孙权听闻微微一笑,羊装酒醉说道:“伯苗此次前来, 恐怕不只为吴、汉通好一事。殿中无外人, 伯苗可直言不讳。”
    邓芝也没惊讶,而是哈哈大笑,问道:“大王如何知在下另有目的。”
    孙权低头扯着盖在腿部的毛毯,将漏风之处捂严实,不以为意地说道:“若是只为两国通好之情,可不值得伯苗亲自出马,孔明遣丁公前来便可。”
    邓芝也不隐藏,直接正色说道:“请大王退下左右。此事重大,唯有陛下一人可闻。”
    孙权挥手示意,宫中众人退下,望着邓芝,笑着问道:“已无外人,伯苗如今可言畅所欲言。”
    邓芝直腰拱手,盯着孙权面孔,抚须笑道:“在下闻大王日夜思念一物,是故替我主来为大王送礼也。”
    沉吟片刻,孙权还是不解邓芝言语之意,面露疑惑, 问道:“伯苗可直言。”
    邓芝也不卖关子, 而是低声说道:“天子之位!”
    此言一出,孙权童孔放大,呼吸急促。但刹那后,孙权立马隐去,恢复微醺之色,笑指邓芝,打趣道:“伯苗醉也!”
    邓芝没有着急回话,而是将微凉的双手放在火炉上取暖,听着柴火噼里啪啦之声。
    片刻后,邓芝嘴角上扬望向孙权,充满深意地说道:“芝醉与不在醉,皆在大王一念之间。”
    言毕,邓芝只是在旁烤火取暖,似乎完全不在意孙权。
    孙权听闻后,则是忍不住起身,不管落在地上的毛毯,在殿中踱步沉吟。不久后走到邓芝身侧,跪坐而下,摊开双手如同邓芝般烤火。
    孙权望着炉中的跳动的火焰,内心复杂,思虑许久,但沉默许久的他终于还是问道:“不知刘主有何要求?”
    邓芝听孙权询问大汉要求,便知其已经心动,接下来不过是商议大汉要求而已。
    邓芝望向看似专心烤火的孙权,低声道:“大王误解也,我主不欲求东吴一土一城。”
    孙权听闻后,反而更加迟疑,在他眼里刘禅以天子之位交换领土的可能性最大,如今却不求土地,其背后所谋必然更大。
    邓芝似乎看出孙权的心中忧虑,宽慰孙权道:“芝只是言不求东吴之土,但未言不求魏国之土。”
    此言一落,孙权面露喜色,用力握住邓芝右手,说道:“伯苗勿欺孤也。”
    邓芝用左手指向其紧握着右手,开玩笑道:“大王,射虎之力,外臣恐承受不住。”
    孙权意识到自己失礼,也随即夸赞道:“卿乃虎臣,孤若不握紧恐日后不能再与卿之相见。”
    言毕,孙权还是将松开邓芝右手。
    平静情绪后,孙权缓缓问道:“不知刘主所求何地?需我东吴出兵相助。”
    邓芝思虑片刻,拱手说道:“上丞相欲北伐关中之地,是故望大王举兵相助。”
    闻声后,孙权沉吟许久,缓缓说道:“曹魏关中之地,兵力众多,况且需翻越秦岭,粮草难以为继,难也!”
    邓芝见火势渐小,边往火炉里添加柴火,边笑着说道:“北伐之时,上丞相与卫将军,我大汉自然会有商议。”
    “大王举兵相助还需努力,我大汉虽允诺给予大王称帝礼法,但若大王不能对魏取胜,则事难也。自古乱世为帝者,一有礼法;二有威望,是故大王举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狼窝(肉监狱)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绝品儿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