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三国:汉中祖 > 第一百零六章烽烟

第一百零六章烽烟(1/2)

    熊耳山,西起卢氏县,向东北绵延至宜阳折而向东,其南接伏牛山,北邻崤山。而熊耳山、伏牛山、崤山三座秦岭余脉便是构成了洛阳西部的险阻。
    至于河流的话,洛水在熊耳山之北,尹水在熊耳山之南,结合伏牛山、崤山的地形可称为三山夹两河。
    山脉、水系越多,那么意味着道路亦多,从南阳进攻洛阳,除了邓艾选择的走伏牛山北上,至卢氏县,顺洛水东出洛阳外。
    还要一条路从析县北上,翻越伏牛山,抵达尹水,顺水东出,过陆浑,逼近尹阙关。若能攻克尹阙关,洛阳便可安定。如李世民一战擒双王,亲率重兵北据邙山,派将军史万宝率兵自宜阳南据龙门,遂攻取洛阳。
    两条路线各有利弊,卢氏—洛水线距离较长,北部卢氏接壤崤函道上的魏军弘农诸县,容易被北面的魏军断后。但其利在于有邓艾作为前驱,无论是进军速度还是对魏作战都更为方便些。
    析县—尹水线距离较短,但却有险关尹阙。在被邓艾刺激之后的洛阳城,必定对尹阙关严密把守。
    尹阙关,位于洛阳南龙门山和香山的阙口,两山夹峙,尹河穿流其中。若是有大军把守,想要攻破非常困难。
    因此在刘禅大军出征之前,对大军的进军路线众人起了争议,或有人言走尹水,攻尹阙,破关,入洛阳。亦有人言顺邓艾的进军路线,破夏侯霸,顺洛水北岸东出,兵抵河南县,即入洛阳。
    争论许久之后,在见识过潼关、武关两座险关后,刘禅不敢把赌注压在尹阙关身上。决定走卢氏—洛水线,与邓艾汇合,先破夏侯霸,再入洛阳。
    不押宝尹阙关,实乃是破关的概率低。毕竟冷兵器时代,险关可挡数万兵之语并非虚言。即便是诸葛亮也有陈仓之败,后期名将陆抗也有永安之失。无论是高欢快乐城的玉璧,还是影响世界格局的钓鱼城等等。诸如此类的防守之事在华夏大地上层出不穷。
    至于走卢氏—洛水线的话,还要一个好处。洛河脱离山区,水面渐宽,水流平缓。大军可收集船只,或造竹筏,可以快速进军。若从行军时间上来说,与路途近的析县—尹水线相比,并没有差多久。
    在确定进军路线之后,刘禅领兵北上,过卢氏县时,留下三千兵马作为防守之用,戒备北部的魏军从弘农桃花聚一带南下,与东面的魏军前后夹击,包抄大军。
    在八月十八日刘禅在卢氏前往邓艾大营的路上,在善光塬又留下二千甲士,作日后退兵和粮道的支援保障。
    翌十九日,刘禅率领二万精锐,步一万二千人,骑八千人出发。在二十日汇合的邓艾所部,进取宜阳城。
    而宜阳城中由夏侯霸、乐綝二将率领着四千人戒备。而刘禅大军的抵达的消息也由他们传到洛阳,又是引起留守洛阳的诸公的震惊,催促路上的司马懿赶紧前往御敌。
    司马懿却是写信给诸公,要让他们尽快按照陛下所言准备好宫娥、钱财,犒劳远征辽东的士卒。
    身在瓜里津渡口的曹叡闻讯后,让司马懿负责洛阳战事。他顶着病体督战,命令全军渡河,向汉军大营发起进攻。
    一时间,中原大地上,战火四起。而在南部的襄阳城方面,朱然等了几日后,率领两万大军的陆逊,乘汉水上涨之际,抵达襄阳城下。
    ……
    襄阳,岘山。
    陆逊站在山坡之上,眺望襄阳城。打量了少许,对襄阳的险峻不禁皱了皱眉,问道:“蒲忠未降?”
    “此前我等手持书信求见蒲忠,其言核对书信真伪之后,方能退出襄阳城,要不然难以向麾下将校交代。数日间,我军多次出使蒲忠,其多用言语拖延时间,不愿割让襄阳城与我等。”文吏说道。
    “上大将军,我军当如何是好?”朱然蹙眉问道。
    蒲忠把襄阳以南的城池都让给了吴军,吴军一路上收降城池。抵达襄阳前亦是抱着接收襄阳城的心思抵达此处,却不料他们被城池阻挡在外面,这让作为先锋的朱然有些猝不及防。
    加上他对建业那边发生的事不是特别了解,对这件事的内幕也知道不多。面对拖延的蒲忠,朱然不敢轻举妄动,只能留下来等候陆逊率军北上。
    陆逊冷笑几声,指着襄樊城头,说道:“义封(朱然字),你看城墙西南。”
    换源app】
    朱然顺着手指的方向,定睛一看,只见襄樊城楼军士来往密集,似乎还能看见农夫正在搬运着什么。一副整军备战之貌,引入他的眼帘。
    见状,朱然似乎也明白了过来。蒲忠根本没有想要割让襄阳城给自己,而是利用割让城池的借口,抓紧时间筹备守城的物资,试图顽抗自己。
    朱然气愤地捶了身旁的树干,懊恼说道:“魏人狡诈,盟约有言其割让襄樊与我大吴,今日却在此阻击我等。是为何意也?莫非欺我等将士不勇乎?”
    陆逊负手背腰,沉思少许,分析说道:“蒲忠坚守襄阳城,某以为其深意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狼窝(肉监狱)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绝品儿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