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四合院中的老六 > 第24章:鸽子市

第24章:鸽子市(1/2)

    第二天早上三点钟,郭向东就悄悄出了四合院。
    然后,借助月色看了一下自己的伪装。
    一身大厚衣,裹着围脖挡住口鼻,头戴狗皮帽子,就露出俩眼睛。
    这伪装何雨水站在这都不一定能认出来。
    今天去一趟鸽子市,把空间没用的物资都换出去。
    ……
    鸽子市又名黑市或鬼市。
    四九城人蓄鸽,已有悠久历史。
    先是旗人溜鹰斗鸟,普通老百姓有样学样,可是又没那个实力去买珍贵鸟雀。
    后来发现鸽子通人性,好调教,慢慢都养了起来。
    有人养就有人卖,就发展成所谓鸽子市。
    以前鸽子市清晨营业,十点差不多都散了。
    刚开始计划经济,统购统销,跳蚤市场全部取消。
    鸽子市转入地下,一般凌晨三点开始到四点过五点结束。
    鸽子市两边摊位上都会摆着一盏小灯或蜡烛照明。
    远远望去跟鬼火在飘,所以又叫鬼市!
    其实也就是黑市或者跳蚤市场都可以,老百姓交易的地方。
    在计划经济时代,国家对市场管的很严,对老百姓的非计划经济的一些行为更是严上加严。
    还给了非常严厉的称谓如投机倒把、资本义尾巴等。
    在这个时代没什么互通有无、交换的说法,更没有自己售卖产品或自家的物件。
    不过经过三年灾害,加上毛熊背叛了革命,咱们国家物资缺乏更严重了。
    计划配给的份额,根本不够。
    所以对于鸽子市,各地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总不能真的把百姓饿死吧?那社会不就乱了吗?
    所以到六五年这会,已经不抓了,只要不太过分,别太放肆,大家都当没看到。
    郭向东来到鸽子市,看整条街上人影绰绰。
    先进了旁边的黑胡同,从空间里放出一个大麻袋。
    麻袋里面装的都是最近签到的无用的东西,当然只是一部分。
    拿个麻袋为了掩饰空间。
    把空间里的东西清一清,然后在转转鸽子市。
    以前也只是听说过这个地方,现在正好来见识见识。
    借月色在边缘找个位置,伸手进麻袋,从空间里往外拿东西。
    摆在摊位上,都是粮食或者肉类。
    现在空间里就棒子面最多,有三四百斤,红薯都有二百来斤。
    连着三天签到,就给了三四百斤棒子面,系统能把人气死!
    郭向东又不吃,而且也吃不完,送人都不敢送,留着又占地方,然后就想到鸽子市。
    正好来鸽子市逛逛,见识见识。
    随便处理一下空间,腾腾地方,过了年可不敢来了。
    明年六六年开始后郭向东也不敢来这逛,被抓或被举报那就完了。
    刚摆好没十分钟就有人鬼鬼祟祟的来问价。
    “这是白面?你这有多少,我全要了!多钱一斤。”
    听声音,应该是个老娘们。
    浑身裹得严严实实的,郭向东看体型挺壮,不听声音,还以为男的呢。
    郭向东捏着嗓子:“白面7毛,就是不多,有五十斤!你要吗?”
    现在粮店买面粉才5毛多点,可是粮店要粮票呀,郭向东这里不要。
    所以,不管你怎么算都很很赚!
    老娘们一听这价,二话没说全都要了,主要是便宜。
    这年头都不富裕,粮食还都不够吃,去粮店买定额口粮,一个月就那么几斤,儿童还减半,半大小子吃死老子,孩子吃的没准比大人都多。
    老娘们警惕的看了看周围,把手里的袋子递给郭向东,说道:“都给我装上,全要了!”
    郭向东转身从背后麻袋中拽出半袋白面来,接过她的袋子。
    给装好后,递给她,郭向东还小声说道:“大姐还要别的吗?”
    这位壮实大姐接过面粉口袋,在手里垫了垫,说道:“不要了,有这些面粉过年应该够了,给你钱,你点点。”
    郭向东接钱,也不数,往空间一放就知道有多少钱,嘴上说:“不用数了,听声音就知道你是实在人,下次再来啊。”
    “还挺客气,那我下次还来找你。”
    这位裹着严实得大姐提着包就走了。
    又小心观察四周,从麻袋里拿出五十斤白面摆在摊位上,从新坐过,等下一位。
    郭向东摆了半小时,空间清理的差不多了,基本上粮食卖的最快,米和油肉也清了一批。
    这一趟小四百块出来了,还是挺赚钱的,就是提心吊胆。
    郭向东也怕被注意到,基本上是卖点东西换地方接着摆,到快五点的时候,收拾东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狼窝(肉监狱)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绝品儿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