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夺舍了植物人,我成了全球首富 > 第219章:杨铭和老先生第一次密谈!

第219章:杨铭和老先生第一次密谈!(2/3)

烟的人不喜欢别人在他面前抽烟。
    这一点上,老先生非常清楚。
    杨铭知道老先生是喜欢抽烟之人,他也没有觉得什么。
    “老先生,我没事。”
    即使是那样,老先生还是自己把那根熊猫牌香烟摁灭,放在一旁,说道:“等我们聊完,到时再拿起来抽。”
    沈先生把杨铭送到这里,他没有留下来,在关上门后,立刻出去,叮嘱外面的警卫,任何人,如果没有得到老先生的允许,暂时不能靠近。
    今晚,老先生和杨先生特意密谈。
    老先生把时间放到那么晚,就是不想让别人知道他们谈什么。
    现在老先生把杨铭当成朋友,也就是说,无论杨铭在他面前说什么,又或者是双方意见不合,他都不会怪罪杨铭。
    相反,如果杨铭只是故意在他面前说一些虚伪的话,他却是不会多听。
    一直以来,老先生知道,外面的世界一直在变。
    现在国内许多人却是不知道。
    在海外回来参加国庆典礼的那些代表,他都有和他们谈过。
    但是,这些富豪并不是完全和他说真话。
    也不是说不是真话,只是有些事,他们也不好真实地说出来。
    “杨先生,我想了解外面的真实世界。”老先生直接说道。
    “老先生,你想了解什么,尽管问,除非我不知道的,我知道的必然如实回答。”
    俩人开始进入密谈当中。
    从晚上22:50。
    一直到凌晨1:30。
    两个半小时。
    老先生和杨铭在他的办公室,足足聊了两个半小时。
    从杨铭那里,他想得到他了解的。
    他才发现,外面世界还真的不是想象中那样。
    “很快,我将访问东洋,不知道杨先生建议,我可以去东洋看什么?”
    对于老先生访问东洋的事,按照历史上,是在十月下旬。
    这是历史必然发生的!
    历史上,老先生前往东洋这一趟收获还是很大的。
    除了引入东洋大量资金,先进技术,先进管理等等外,当时老先生被东洋的新干线给震惊到,也被东洋现代化钢铁公司给震惊到。
    除了去年已经修建的宝钢外,后来国内快速发展的高铁,和当年老先生前往东洋视察新干线也有很大的关系。
    老先生真正发现,国内和东洋在现代化方面,将近二十年的差距,也正是那样,彻底让老先生认识到国内和欧美现代化的差距。
    那一次,老先生的收获还是很多的。
    各种各样的资金,技术,现代化管理等等引入国内。
    这些,杨铭知道,不用他提醒,老先生这次亲自前往,肯定也会见识到的。
    但是,有一个很严重的问题,老先生当年应该没有发现,也没有人提醒。
    “老先生,你这次前往东洋访问,还有很重要的一个问题。”
    “杨先生,你说。”
    “东洋在五十年代以来,在国大力扶持下,发展迅速,到六十年代,东洋经济各方面发展更好,到了七十年代,东洋的经济gdp已经排在全球第二。但是,这里面还有一个很严重的问题。那就是东洋地小人多。另外一方面,七十年代初的时候,东洋居然已经开始出现严重的老龄化,东洋不得不延迟退休年龄。”
    老龄化?
    老先生还真的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也没有人和他提醒过。
    “老龄化问题?”
    “是的,老先生,东洋七十年代老龄化就开始出现,八十年代,九十年代更加严重。不过,这是任何国家,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性。”
    必然性?
    老先生似乎又觉得奇怪。
    “杨先生,那为什么国不会这样?”
    国也很发达,发达了很多年,为什么国没有出现老龄化?
    “老先生,国之所以没有出现老龄化,那是因为国是移民国家,除了他们自己国家的出生人口正常外,每时每刻,全球各地都有人移民到国。这种情况下,即使他们国家出生率出现问题,因为大量年轻移民的关系,并不会出现东洋这种情况。但是,东洋国家是单一民族,移民到东洋的人并不多,这才导致东洋老龄化越来越严重。”
    这个时候,杨铭一点,老先生就明白了。
    这里面杨铭还提出很关键的一点。
    那就是现在国内为什么出生人口还是那么多,那是因为国内还没有发展到一定程度,这一点上,发展中国家基本上都是那样。
    当一个国家快速发展,解决温饱问题,步入小康,甚至中产阶层后,家庭越来越有钱,反而生孩子的意愿越来越小,这也是为什么后来,国内到了三四十年后,国内已经发展到一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狼窝(肉监狱)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绝品儿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