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夺舍了植物人,我成了全球首富 > 第249章:填海造陆!共同瓜分!!

第249章:填海造陆!共同瓜分!!(1/2)

    濠江真的太小。
    人又少。
    产业又太单一。
    对于这个问题,早就有人想清楚。
    从很早开始,濠江就一直通过填海造陆的办法来改变濠江的情况。
    当年葡国刚刚从明朝租借濠江的时候,面积更小。
    “杨先生,还有呢?”
    “人太少。”
    不仅仅土地小,人口少,甚至连国内一个普通的小镇都比不上。
    何先生,马先生,崔先生都是点点头。
    “产业单一,容易出现问题。”杨铭又说道。
    “杨先生,那你觉得有其他办法改变吗?”
    有其他办法改变?
    这是当然的。
    历史上,濠江其实一直都在针对这个问题做改变,也引入其他产业,像旅游业,出口加工,保险业,中医药等等。
    不过,濠江整体上都是依靠博采业。
    这一直都无法改变。
    “有。”
    “杨先生,请说。”
    “继续填海造陆,扩大濠江的面积,引入更多的人口,往多方面产业发展。”
    现在欧洲很多面积很小的国家和城市。
    像卢森堡,但是却是欧洲最发达的国家之一,而且不依赖博采业。
    而是以钢铁产业,金融业,卫星通信业为主。
    还有像新佳坡,面积也很小,现在也是亚洲四小龙,后来发展更是一度超过了香江。
    也就是说,这些国家面积是很小,还是可以改变,绝对不能依赖单一的产业,否则,发展到一定程度还是会出现问题的。
    填海造陆?
    何先生,崔先生,马先生听到后都是很惊讶又很惊喜。
    这填海造陆,确实是改变现在濠江的办法。
    “没有陆地就无法修建房子,没有房子,无法引入更多人口,没有陆地就无法修建工厂,引入更多的产业。所以,填海造陆是唯一改变现在濠江的面积太小和人口太少的问题。除了这些,一切都建立在陆地面积之上。”
    濠江总督府一直都有进行填海造地。
    像现在濠江半岛,以前更小,每年或者隔几年逐渐填一部分,逐渐扩大到现在而已。
    濠江总督府把填出来的土地,再开发成各个功能用地。
    历史上,大刘就因为濠江填海造地的土地问题,通过各种非法方式便宜拿下,最终被判了五年。
    那当然是因为他根本没有得到这三大家族的允许,想便宜吞掉那些填海造陆的土地,不会轻易放过他。
    如今,现在三大家族却是找上他,和他说这件事。
    “杨先生,你说得不错。濠江太小,人口太少,产业太单一,我们希望有所改变。所以,想和你一起合作。”何宪直接说道。
    一起合作?
    为什么要和杨铭合作?
    那还是因为杨铭和帝国集团的实力太强大。
    帝国集团在吞掉怡和置地洋行的时候,都能够拿出156亿港币来增购股份。
    这就是杨铭的实力体现。
    “何先生,崔先生,马先生,如何合作?”杨铭问道。
    他没想到,居然还有人给他送钱来的?
    当然,他觉得这钱可能不是那么好赚的。
    “我们三家和帝国集团一起合作填海造地,把填海造地出来的土地,我们可以卖给伱,也可以一起开发其他产业。”
    也就是说。
    填海造地其实是需要许多成本的,像要动用许多的砂石,动用大量人力物力。
    濠江这边靠近海边的地方,许多地方面积不深,而且,受到珠江口西侧的影响,下面很多淤泥。
    一样需要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
    也正是因为那样,濠江总督府一直都有填海造地,速度非常慢,这上百年来,也仅仅扩大几平方公里而已。
    何宪三家才想找上杨先生这样有实力的帮手。
    另外一方面,他们也是不想让何鸿岩伸手太长,也就把杨先生拉进来。
    他们是可以找何鸿岩合作,何鸿岩肯定也是非常乐意。
    不过,何宪也好,崔先生,马先生都好,他们不想再把何鸿岩喂得更肥。
    填海造陆?
    杨铭还真的没想到何宪先生三人的目的是这个。
    在杨铭看来,填海造陆确实是一本万利的事。
    填海造地需要大量财力,人力物力,不过,只要填出来,那么必定物有所值。
    像濠江这边的房价,是真的不低,比不上香江最贵的豪宅,房价确实一直都有增长。
    看到杨先生不出声的时候,何宪三人还以为杨铭看不上濠江这边。
    杨先生的帝国集团收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狼窝(肉监狱)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绝品儿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