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夺舍了植物人,我成了全球首富 > 第524章:杨铭要创办香江三大高校!

第524章:杨铭要创办香江三大高校!(1/2)

    杨铭认为人才是最重要的。
    虽然人才可以从全球各地挖来,很多时候,还是自己培养的人才最好。
    特别是针对杨铭在高科技这方面的布局,自己培养人才更加重要。
    更何况,华人的智商,不输给白人,也不输给东洋人。
    “我准备计划在香江成立三所高校,为香江,也为帝国集团培养人才。”
    三所高校?
    麦里思和周恺萱都有些惊讶。
    前些时间,杨铭在濠江和濠江三大家族宣布成立三所大学的事。
    “我准备成立东方大学,东方理工大学,以及香江科技大学。其中,这三所高校都是综合高校,东方理工大学偏向理工类,香江科技大学偏向科技,计算机,软件类,半导体方面的专业。至于投资规模,我准备分别投资1亿美元。”
    三所高校一共就是三亿美元,算下来,按照现在香江港币,将近二十亿港币。
    这绝对是一大笔钱。
    “老板,一所大学投资1亿美元?”
    麦里思都不敢相信问道。
    “不错,就是1亿美元,当然不是一次性,而是逐步逐年投入。在五年之内投入1亿美元。无论是高校用地,建筑,还有引入教授等等这都需要不少钱。”
    按照现在香江的地价,房价来算。
    1亿美元还真的算不上什么。
    因为现在一栋金门大厦,都可以卖十几亿港币。
    金门大厦是在香江最繁华的中区。
    这三所高校的选址位置,杨铭准备修建在稍微偏僻一些地方,除了土地更加便宜外,也更加安静,适合那些学生读书。
    像国外的名校,那基本上都是在小镇,远离大城市的。
    周恺萱是真的惊呆了。
    这三所高校岂不是就要动用杨铭基金会3亿美元?
    “老板,我觉得成立高校本来是总督府和教育署,甚至,财政司方面的事,即使是私立大学,一样可以获得财政方面的支持。”
    麦里思说道。
    杨铭摇摇头。
    “麦里思,这方面不需要,我们自己投入就行。”
    杨铭不想让总督府介入,那自然是考虑到三所大学未来的问题,如果收了总督府的钱,那么就不一样了。
    这种情况下,何必自己投资办高校呢?
    就是杨铭不想受到总督府干涉,如同国外的高校那样,像那些私立高校,那基本上都是董事会决定的。
    成功的高校,其实根本不亏钱,也不会差钱。
    像高校这方面,麦里思和周恺萱已经记下来。
    还有就是关于九龙城寨里面生活用水用电的问题。
    杨铭知道,里面的普通居民,其实是非常缺水的。
    那里除了地下水,也只能通过汽车拉进来的水,那里生活几万人,肯定是不可能正常用水。
    如今帝国集团已经掌控香江自来水公司,这方面,杨铭觉得可以解决里面的用水问题。但是,到时必然涉及到里面一些利益问题,怕是不会那么容易解决。
    这些需要香江总督府,帝国集团,以及九龙城寨里面话事人通过谈判来解决。
    至于生活用电?
    那边是中华电力公司控制的范围,帝国集团控股的香江电灯公司不可能因为九龙城寨拉电线过去。
    杨铭觉得可以派周恺萱和嘉道理家族见见面,让他们和九龙城寨的话事人谈一谈,尽可能解决九龙城寨里面用电问题,包括用电安全问题。
    杨铭看到里面那些密密麻麻的电线,他就觉得恐怖,实在是太危险,除了容易漏电电死人外,更容易导致出现火灾。
    那种地方,如果出现火灾,是串联烧起来更加危险。
    除了这些是九龙城寨里面居民最普通的生活问题外。
    还有一个,就是那位赖国文等人居住的笼屋问题。
    历史上,一直到21世纪,还是处在十几二十万香江市民住在这种笼屋或者棺材房里面,足以说明这件事的比较难处理的。
    杨铭知道,就九龙城寨那些居民来说,他很容易解决。
    现在香江可能几十万人都住这种地方,那么要解决起来就不是那么容易了。
    他既然答应赖国文等人,杨铭觉得还是可以先解决一部分的人。
    等合适时机,杨铭再全部都解决。
    这可能也会动到香江地产商的利益。
    如今,杨铭自己就是香江最大的地主,最大的地产商,他做那些事,自然也会考虑清楚里面的利益关系。
    。。。
    杨铭,麦里思,周恺萱在这商量了很长时间。
    在麦里思和周恺萱看来,杨铭作为香江的太平绅士,确实很尽职,怕是没有一个太平绅士能够像杨铭那样做到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狼窝(肉监狱)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绝品儿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