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家父汉高祖 > 第212章 你就说帮不帮吧?!

第212章 你就说帮不帮吧?!(3/4)

!你叫这么大声做什么?!“
    刘长咧嘴傻笑着,坐在了韩信的面前“师父啊,我可太想你了…“ 当刘长看到韩信头上那自己做的楚冠的时候,他更加开心,“哎呀,师父,您戴上了? 哈哈哈,我做的还不错啊!“
    韩信清了清嗓子,“南越之事如何?
    “我这次可是将赵佗给抓了回来!
    刘长急忙进入吹嘘模式,开始大书特书,讲述自己如何英勇的将年迈的南越王生擒,一路带回长安。
    韩信只是很平静的听着他说,“对了,师父,我有儿子了!“
    直到这一句,韩信的脸上方才有了惊愕。
    “你何时成的家?““额…这个…下个月吧。“包“呵,不婚而有子,还真不亏是高皇帝的儿子。“
    “我也没想到…可能是我太强壮了吧…咳,改天我就将孩子抱过来给您看!
    韩信沉思了片刻,问道∶“是不是要?“
    “嗯,该走了。“韩信沉默了下来。
    刘长笑着说道∶“师父,你可得要等我回来啊将来,我迟早是要让你前往唐国做国相的!“
    韩信没有回答。
    刘长若是要离开了,那韩信自然也就失去了价值,如今的太后,可不再需要韩信来震慑群臣,如今的大臣压根都无法再威胁到太后,韩信却成为了长安之中最大的威胁,四周都是看管着他的甲士,片刻不离。
    韩信却没有跟刘长多说什么,他只是认真的说道∶“长啊…与匈奴交战的时候,绝对不能大意,不要追击,见好就收,若是冒然追击,就容易被消耗致死,不要轻易进入大漠与他们作战,最好能将目标定在他们定居的部落上,以消灭国力为
    韩信说了很多,可这些都是关于匈奴的,刘长只是笑着,“师父,这些东西,等我将来回到唐国的时候,您再告诉我吧!
    韩信沉思了片刻,从一旁拿出了几本书,说道∶“拿去送给你的将领们吧。
    “啊?兵法?为何不直接送给我呢?
    “你是要当统帅的,可以跟我学习简易的作战本领,却不能看我的兵法否则对你不利。“
    “哦“
    刘长拿着书,从韩信府内走了出来张不疑看着他,欲言又止。
    刘长显然是有自己的想法的,他大手一挥,说道∶“我前来的时候,楚王曾托
    我多照看世子,不知楚国世子如今在何处?“
    召平急忙上前,说道∶“大王,楚世子在太学内,跟着浮丘伯等大儒学习。“
    “哦,对了,太学…太学设立的时候我走了,也不曾去看看,诸位,可以跟着我一同前往!“
    刘长忽然要去太学,几个舍人虽然都有些惊讶,却还是跟着他一同前往。
    走在路上,召平说起了太学的情况。
    “太后从各地招名士前来,寻得大贤一百二十人,又让各地举荐年轻的士子,如今的太学之内,有一千余人…这些人来自各地,都是在地方上很优秀的年轻士子,太后这么一个举动,当真是收了各地士子之心,将天下之才为汉所用!“回召平对太学制度是非常吹捧的,可同样也有不喜欢的。
    比如张不疑。
    张不疑说道∶“为官为臣的本事不是靠学问就能做到的…萧相可曾治什么经?如今的百官可曾治什么学问?将天下的士子召集起来,妄图用百家的学问让他们成长起来,却不教他们正确的治理地方的办法…徒劳而已!“
    “我倒是觉得,不如将那些大贤们全部赶走,从各地叫来一百多位离官的县令让他们来教!他们教出的人才一定比什么大贤要可靠的多!
    张不疑说完之后,晁错惊讶的说道∶“张舍人所想的跟我一样!“
    “我跟着老师学习道理,学习律法…可这些道理却不是什么诗,礼,而是辅佐君王,治理地方的本事,学诗礼岂能治国?!
    当刘长走到了太学的时候,也是吓了一跳。
    这修建的还真快啊,这规模也是很大只是并不奢华,门口站着两位甲士,当刘长走来的时候,甲士完全不敢阻拦,任由他进去。走进了太学,到处都是年轻的士子们,这些士子们三三俩俩聚在一起,聊着天,有的是在谈论着制度,有的则是在商谈学问。
    刘长经过这里,总是能吸引无数的眼光,众人都是好奇的看着这位陌生人。。
    偶尔也有认出他的,低声跟左右说起他。
    当刘长走进了一处院落的时候,浮丘伯正在认真的讲解着学问,在他的不远处则是坐着很多人,都在认真的听着,包括楚王的儿子,也在这里,而刘长看到这院落里数十个空着的坐席的时候,“色略微惊愕,不知在想着什么。
    刘长没有打扰他们,反而是坐在了不远处,也听起了浮丘伯的课。
    浮丘伯讲完,这才笑呵呵的来到了刘长的面前,跟他行礼拜见。“浮丘公!!“
    “不知大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狼窝(肉监狱)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绝品儿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