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无品通天侯 > 50、圆梦人

50、圆梦人(2/2)

孟庆和正是绍宁二十三年甲榜第五,正儿八经的两榜进士。
    先后做过庶吉士、编修、编撰,在翰林院一待就是十多年,从七品升到现在的四品,总算是迈进了领导阶层。
    现在的翰林院内,掌院大学士管着整个翰林院,还有三位大学士是不管杂事的,单纯负责侍候当今圣上,也就是名誉称号,最终做事的其实是六到七位的翰林学士,也称为侍讲学士。
    孟庆和非常郁闷,他到现在都没有搞清楚,这次到扬州为啥是自己来。
    一般侍讲学士是不出京的,像监督地方学政的事最多就是翰林院派个六七品的编撰来了就好,毕竟学政本来就是正四品。
    要说自己得罪了人,不至于,再说,得罪谁也不能把自己放在这个位置上啊。
    扬州可是个美差,这里本来就不存在什么以次充好的关系之说,闭着眼找,都完全符合要求。
    也确实,你想,扬州本来就是文风兴盛之地,只要不是那种垮掉的纨绔子弟,纯粹的文人哪个不是经过县府两级的挑选,那都是优中选优,没有两把刷子想从这里吐出来,那是做梦。
    孟学士不争不抢,淡泊名利,不代表他是傻子。朝堂上的争斗他不关心,也不参与,但他还是知道厉害关系的,不说别的,既来之则安之吧。
    他哪里知道,为了这个位置,朝堂里差点闹翻天。
    本来任命曹原做扬州巡察使是吴王和于公两人的无奈之举,杨坤调任建邺,让扬州处于不利局面,
    曹原资历算是勉强了一点,比其他候选人有点任职不足,只是于公为了让新政快速推行,说服了圣上,才得以在内阁通过。
    熙宁九年的海匪抢劫把原巡察使杨坤推到了不利之地,还是有点缺乏实战经历,对于海匪估计不足,也就造成了这么大的损失。
    严格说起来,免职都是正常的处分,又是于公保了他。
    新任巡察使曹原到是稳当多了,吸取了教训,充分利用了一些原有的资源,维持了现在扬州的稳定局面,眼看着经济发展迈入了快车道。
    当然,这中间也有袁睿的功劳,正是他一系列的动作盘活了民间资金,促进融通的进一步发展。
    也正是这样的大环境,让保守派感觉到了危机,按照现在的形势,接下来,曹原难免在扬州进一步推行新政,这是不能允许的。
    他们倒不是想着用院试来扳倒曹原,这个可能性不大,但是给他添点乱子这是可以的,只要有了口实,接下来就有其他办法了。
    于是这次院试监察就显得格外重要,双方的博弈拉开了,一顿乱战,最后,把一个四不靠的孟学士显了出来。
    新政派认为孟学士为人公正,绝不会徇私,陷害,至少可以保证没有问题栽赃。
    保守派也是满意,这个孟学士,别的可以让,可以睁只眼闭只眼,就学问这点不行,非常较真,该怎么就是怎么,只要出了问题,谁说都没用,一根筋。
    一行人找了一家看上去还算不错的客店,找个一个包间,叫了一桌菜,准备吃饭。
    要说按照孟学士到扬州的公差,完全可以去码头的驿站,还是免费的。
    但是,本次孟学士前来,一是用的私人名义,想着看看扬州近几年真实风貌,还有就是带着女儿到来提前探亲,是为私事,孟学士哪里会给其他人留这种口舌。
    其实楼上包间就四个人,孟学士和女儿坐着,一个管家跟贴身丫鬟站在边上伺候。等菜上来,孟学士摆摆手,让管家和丫鬟去楼下用餐就是,不用候在边上了。
    “妞妞,这次你要跟着出来,我本来是不想的,只是为父家中大小事从来未曾瞒你,官场上的一些是是非非,你多少也了解一点,为父这趟差事可不太好办呢。”
    孟学士也知道自家女儿也是聪慧之人。
    “爹爹,你又在瞎担忧,怪不得娘要我跟着,”孟小姐看着没人,可就不管那么多了。
    “那你给爹爹支支招,我确实闷着呢!”老爷子叹了口气。
    孟小姐笑了,从京城里出来,可是有不少消息递了进来,她早就有了对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狼窝(肉监狱)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绝品儿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