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无品通天侯 > 57、再见杨桥

57、再见杨桥(1/2)

    袁睿在送别姐姐的同时,扬州书院这里很热闹,今天是张学政答谢各位出卷名士的日子。朱夫子和几位老友都来了,过几天,他们也要回京城了。
    “感谢老师和各位先生,此次扬州取士圆满成功,得益于各位先生的不悔教渝,我替扬州学子给各位先生道谢。”
    张学政算下来还真是朱夫子的学生,也就是有了这个面子,朱夫子才答应本次扬州院试出题,不然这样的考试没有必要。
    “自励,你也不用太客套,我们这些老家伙,还能出下力,能为扬州选一些真正的栋梁之才出来,是很高兴的,”朱夫子叫着张谦的字,安慰了一句。
    众人也都笑着回应,确实,能有这样一个很好的机会对他们来说,也很难得。接下来众人开始闲聊,主要是对本次的试题和考生。
    “自励,说说吧,这次遇到比较突出的考生没有,”朱夫子还是关注本地学子的。
    “老师,还真有几位不错的,这里是本次前十的策论,请各位先生指正。”
    几人笑着每人拿了一份誊抄的策论边看边进行一些点评,一个个论点也被这些先生拿出来分享,有些还引起了这些大拿的肯定。
    这时,一个出身翰林院的先生说了一声。
    “各位,你们听这几句话,我怎么感觉耳熟呢,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没有庸才,只有放错位置的人才,怎么跟圣人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说法有点类同,但这个词句没有听到的过。”
    “恩,我看看,”朱夫子放下手中的策论,好像被这两句惊动了。
    “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这个专业应该是特指”
    朱夫子不说了,开始从头到尾一点点仔细的阅读起来。
    “这篇策论写的太好了,有理有据,还有自己的认识思考,对于政局有独特的认知,人才,人才啊!”看完策论,朱夫子感慨不已。
    众人听到朱夫子这样说,也是好奇不已,一个个拿过去仔细阅读。
    没一会,众人看完,也都是一个感觉,这个学子不错,思考不落俗套,不但有清晰的认知,还能从多角度进行分析论证,更难得的是还给出了解决思路,执行起来相对容易。
    朱夫子来了兴趣,直接问张谦,这名学子的情况。
    自己出的题目自己知道,这个题目不好答,看的不深,谈不出实质东西,思路不清,根本没有有效方法。
    按照他的想法,考生们只要不落俗套,整篇的空话套话就很难得了。
    张谦对于这个学子也是很熟悉,对于前十名的学子,他都了解了过,也对于他们的背景比较清楚,这个叫袁睿的还真不错,通海本地人,官宦子弟。
    “老师,这个叫袁睿的学子,自小聪慧,少年成名,又勤奋,是扬州通海有名的才子。”
    “袁睿父亲是绍宁二十三年进士,做过一府通判。”
    “书香门第,不错,小小年纪,有这份见识,确实很难得。”
    朱夫子也是很难得的赞赏了一句,这个年纪读书中举不稀罕,有这样的远见不多。
    “老师,你再看看他这首诗,”张谦赶紧像献宝似的拿出了那首诗,当然也是誊抄的。
    朱夫子有点惊讶,院试出好诗文的不多,一般都是按照题材来,想出彩很难。
    但等他看完,心中一动,即兴诗词,有这样的急才本就不多。
    再看这首词,也是上品之作,不但把扬州的美景呈现出来了,还把现场的热闹也表现的很生动,最难得还有一些人生得沧桑在里面。
    这真是一个少年人写得!?
    袁睿送完姐姐,到是没有着急回去,跟二公子打了一声招呼,带着小河又奔上次聚会的那个地方去了。
    他早就答应了,等小河病好,带她出来好好逛逛,想来想去,还就那个湖环境风景不错。
    两人坐着马车慢慢从街市里走过,把扬州的热闹和喧嚣都看在了眼里,这是一个还算幸福的时代,如果没有争斗,没有欺压那有多好。
    但袁睿知道不现实,想达到千年以后的那个社会,要走的路还很长很长。
    两人到了地方,原本想着让随车的六子先回去,等下午再来接,可六子不干。
    二公子早就吩咐了,现在这个时间可不能大意了。
    出事后,二公子非常谨慎,就连赶车的也是一个好手,加上六子,二公子相信即使来两三个人,阻挡个一时半刻应该没问题,再加上又是白天,匪徒应该没有这么大胆。
    六子让车夫把马车找个地方停好,喂马不提。自己在稍远一点的地方慢慢跟着两人。
    小河跟着袁睿,一边看风景,一边听袁睿说着一些历史典故。
    “你看,这个湖,一条一条的,好像飘荡的带子,在这些带子上,人们又建了好多的这里都有的楼台、亭阁、小桥,形成了都有的园林风景。又跟湖水,周边青山形成完美的映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狼窝(肉监狱)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绝品儿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