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重生2008:我阅读能赚钱 > 第399章 行业大佬的忧虑(求月票)

第399章 行业大佬的忧虑(求月票)(1/2)

    如果不制造芯片,光生产制造单晶硅棒和加工晶圆的投资要少很多,再加上设备都是自主研发,生产基地占地面积不会非常大。
    晶圆片(以下称硅片)工厂总投资为50亿元,规划月产硅片为50万片/月,分为两期投产,第一期为20万片/月。
    硅片工厂占地面积为一千亩,由于这个工厂切割硅片时噪声比较大,再考虑到单晶炉使用安全问题,沐阳就没打算放在总部基地,而是放在铝合金工厂附近。
    除了硅片生产,芯片制造和芯片设计项目会晚一些。
    沐阳的目标是月产50万片12英寸硅片,芯片工艺14纳米甚至更先进。
    一共分为四期建设,计划数年内完成;第一期计划月产10万片硅片,除了满足自己需求,还可以抢占国内顶尖芯片市场,甚至能搅乱一下国际市场,这是沐阳最喜欢干的事情。
    在2012年,全球12英寸硅片月产能大概在359万片,其中,四星公司是675万片/月,icron为512万片/月,海力士为52万片/月,英特儿为388万片/月,tsc某积电为356万片/月,华国的仲芯仅为51万片/月。
    芯片制造投资会大一些,月产50万片12英寸硅片,芯片工艺14纳米及以下,估计投资需要一千亿元。如果顺利成功,按照目前12英寸硅片,一般芯片工艺水平,月产值至少50亿美刀。
    当然,以上只是沐阳的估算,他还没有购买芯片制造技术,要等把圆晶项目搞得差不多才开始。
    未来几年,芯片工艺主流有28n、14n、10n、7n。
    按照沐阳前世历史轨迹的话。
    在2013年,28n已经是主流了,有能力量产的就几家芯片厂家而已,此时的仲芯公司还在40 n挣扎,量产28n要到2015年才能实现。
    到了2015年,四星公司和tsc某积电公司才正式宣告开始14n的量产。
    哪怕到了2018年,具备12n制程技能能力的厂商很少,首要有某积电、格心、四星和联电;
    大概时间点是2019年,能达到10n这个量产技术水平,行业玩家就只剩下某积电、四星和英特儿了;
    2019年到2021年期间,在7n量产,只有某积电和四星两家了。
    沐阳想玩的话,对28n已经不感兴趣了。
    星海集团要制造出芯片,大概在两年后,也就是2015年这个时间点,四星和tsc正式宣告开始14n的量产,那星海集团再玩14n也没啥意思了。
    14n跨到10n是一大步,所以,要玩就从10n开始,甚至7n,永远要比国际巨头领先一代。
    如果产能上来了,沐阳就打算只玩7n了,甚至更先进的5n、3n、2n,要是再狠一点,廉价倾销,直接玩死这些芯片巨头。
    当然,被告倾销和垄断又是另外一回事了,所以想狠也狠不起来。
    但不管如何,至少国内高端芯片不用再担忧被老外卡住了。
    虽然未来几年高端芯片市场会被 7n、10n、14n和16n工艺占据,但40n、28n等工艺并不会退出。
    物联网设备、iot、基带等对于性能要求不高,28n芯片已经满足;
    甚至,比如工控机、主板芯片、nb-iot、驱动ic、汽车ecu等芯片,55n芯片都能满足了。
    同时代的高端芯片,一般应用在手机、笔记本等消费领域。
    如果价格优惠,消费者肯定希望用到更好的芯片,响应速度更快,运行更流畅。
    3月底,星海集团举行硅片工厂奠基仪式,h城领导全部到来。
    自从去年沐阳怼某想柳总后,外界都以为沐阳喊话2013年造芯片是放空炮,毕竟制造芯片哪里有那么容易。
    这不,现在真金白银开始搞了,总投资50亿元,第一期为20亿元。
    虽然还不是芯片制造工厂,但硅片工厂也是最基础的,没有晶圆,哪里来的芯片制造,这已经算是真正行动了。
    星海集团这一动作,还是在半导体行业掀起了很大波浪,国内媒体争相报导,分析星海集团这一步的意义。
    网友纷纷在相关报道的评论区发表意见,大多数是期望星海集团做出国际顶尖芯片,干倒国际巨头。
    “真正的国产顶尖芯片要来临了!”
    “曾经在仲芯上给予厚望,可惜还是搞不过那几个龙头,我在星海集团上面看到了希望,沐大神来真的了,之前还以为是开玩笑呢。”
    “还记得沐先生跟某想柳总说:如果某想不想做芯片,我们星海集团来做!现在,星海集团真的付诸行动了。”
    “某想顶着民族企业不作为,占用国家资源,那还真的不如给星海集团,至少星海集团真干了,几十亿就砸进去了,某想是一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狼窝(肉监狱)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绝品儿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