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长生从聊斋开始 > 第67章 各方反应

第67章 各方反应(2/3)

热门推荐:
一拜,府城隍的神像未必能受得住。
    而且这还是秦川不知府城隍的神像已经微微开裂。
    但闹了这么大的风波,还是避一避为好。
    装完逼就跑,岂不是很刺激?
    此刻体内,诛邪笔汇聚文气,转化为浩然正气。虚影着实凝实了一些,只是绽放的代表浩然正气的白光,比以往也就多了三倍左右,想来更多是拿去恢复诛邪笔的本体了。
    其实这次爆发的文气,更多来自广陵琴。
    竹林贤者,寄托千古文人梦。
    积蓄的文气着实不少。
    给秦川激发出来,便宜了诛邪笔。
    可如此多的文气,居然也只让诛邪笔凝实一些,足见诛邪笔来头之大。不过长生道种也不遑多让,进度依旧缓慢得很。
    秦川现在倒是防御力不错,最大的弱点,反而是肉身。一般的鬼神之类,对他而言伤害不大。
    护道之路,依旧漫长。
    好在那四首诗流传出去,秦川接下来一段时间,文气还会有稳定的进账。只是陵州府盘子就这么大,他出再多的佳作,能集聚的文气始终有限。
    这是平台的问题。
    当然,秦川也可以尝试扩展这个平台。
    办报纸?
    禹江是东南繁华之地,文风昌盛,即使考不上秀才,但上过私塾的平民百姓不在少数。
    文气诞生的门槛比浩然正气明显低很多。
    如果能办出报纸,他的文章诗词小说就能广泛传播起来,甚至遍及乡野,扩大平台市场。
    而古代并非没有类似报纸的产物。
    随着印刷术的普及,此世已经有官方的邸报,形成制度,已有数百年。至于民间,在前朝是就流行民间小报,多是一些八卦内幕,定期发行。
    只是在民间小报上发行文章诗作或者小说月刊,那还是没出现过。
    因为民间小报并不被官面承认,有随时被查抄的危险。
    而且连载小说,很容易被盗版,利润不大。
    除非官府专门整理这方面的机构。
    但是国朝一向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少一事,不如无事。谁会花闲心整治这些。
    若是因此出了差错,还得背锅。
    世间官员,一旦涉及此类事,都是避而远之。
    周知府倒不是怕背锅的人。
    治理灾情,最怕便是上下不通,有人故意曲解,若是发行小报,解读政令,这方面的阻力,会减弱许多。
    这方面的事,秦川此前跟周知府提及过,只是对方未必放在心上。
    随着灾情治理深入,周知府想必会意识到这方面的难题,执行力的问题,放在任何时代都是难以解决的。
    再如何严明刑律,最终都要落在下层的执行上。
    士绅豪强敢明里暗里对抗官府,靠的便是这一点,官府需要他们帮助,才能政令下达,收上赋税。
    是以大梁有海禁,可东南之地,走私成风,屡禁不止。
    皆因背后有豪绅大族为依仗。
    乃至于各个关口的山水路匪,背后都跟豪绅世族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这个时代,不存在真的隐士。
    没有读书人士大夫的身份归隐,苦役劳作都能把人压垮。
    归隐基本上都是为了扬名。
    或者朝堂斗争失败,不得不归隐。
    意识是我投降了,让政敌别来搞我。
    算是官场的潜规则。
    一点官员辞官致仕,往日的恩怨,便不再追究。只是那些仍在官场的亲朋故旧,又得另算了。
    譬如路提学和周知府一旦犯事,秦川三试案首的秀才功名,也未必能保住,因为新任的提学一旦是政敌,有的是办法除去秦川的秀才功名。
    到了举人、进士又不一样,因为举人便是官身了,真要剥夺功名,那就得追夺出身以来文字。
    真要走到这一步,基本上得上达天听。
    所以往后的乡试,秦川还是需要去考,只是还有三年,时间还很长,变数很大。
    他抱着广陵琴回到家中,不禁有些感慨,这世界应该有类似袖里乾坤的道术,明天再去找青云道长问一问,否则搬东西也太麻烦了。
    他现在能驱动元神虚影,一些道术凭借元神,应该能施展开。
    总不至于阴神能干的事,元神干不了?
    那不是扯淡吗?
    …
    …
    黄梦看着小侯爷等人争着想把自己的名字加入秦川诗作的命名里,心里油然生出一股嫉妒。
    如果那四首诗是他做的多好啊。
    这是他做梦都不敢想的场景。
    为什么他的诗做的那样好。
    黄梦不觉得秦川是抄的,因为秦川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狼窝(肉监狱)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绝品儿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