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一剑长安 > 第四十二章庙中人无佛,庙外人知意

第四十二章庙中人无佛,庙外人知意(1/3)

热门推荐:
    庙中人无佛,庙外人知意
    师太的脸上带着怒意,从大佛后走了出来。
    明镜看到师父满脸怒容,急忙低下头,看看跪在佛祖面前的老人,然后看着在大殿中高声怒吼的道士。
    姬方萍,如今的秋水庵的主持,法号未忧。
    当年姬氏王朝集姬氏众人宠爱于一身的小公主。
    谁也没有想到,转眼几十年过去,如今在这小山中,披上了海青,皈依了佛门。
    姬方萍看了一眼郑大焽,一句话也没说,扶起了跪在佛前的姬秋阳。
    “萍儿!”姬秋阳老泪纵横。
    年轻的时候他拥有家庭,拥有哥哥和侄儿,拥有强大的军队,拥有几乎花不完的财富;那时候的他,却没有珍惜,他只想站在绝顶之上,提着长剑,问一问天下人,此剑锋利否?
    可当他几乎能够站在这个是世界的绝顶之上时,他才陡然发现,最珍贵莫过于家人,和爱自己的人。
    王朝覆灭,皇兄赴死,而他也枯坐于庙中。
    可如今出来,却只剩下了一个侄女。
    “叔。”姬方萍也轻声喊道,国破家亡,硬生生让当年被众人捧在手心的小公主感受了一遍。
    “我以为你跑了,我以为你不要姬家了,我……”说到这儿,她再也说不下去了,声音哽咽。
    姬秋阳拍着自己小侄女的背,轻声说道:“没事,没事,叔叔回来了。”
    听到这句话,郑大焽心里莫名一痛。
    姬方萍挣脱开姬秋阳的怀抱,擦了擦眼泪。姬秋阳转身,身后一群穿着海青的女人走了出来。
    “这些是……”
    “这些是当年不愿意归顺轩辕氏的女眷,我带着她们跑了出来,一直隐姓埋名,在这儿建了一座尼姑庵,山前供奉佛祖,以香火钱谋生;而后山,则是我们的栖身之所。”
    “这是武才人,这是刘贤妃……”
    姬方萍一一介绍,这些人,姬秋阳都认不出来了。当初他在长安的时间本来就不多,除了皇后嫂嫂,后宫没几个认识的。
    姬秋阳一一点头回应,等介绍完之后,他突然问道:“那嫂嫂呢?”
    听到叔叔提到母亲,姬方萍眼眶中又有泪水流出。
    “母后骗我,让我去荆门州等着她。等到我们才出了长安城,她也自杀了。”
    说着,便咬着牙,捏起了拳头。
    “那时候,我就发誓,有生之年,也一定要让轩辕家家破人亡!”
    说罢,她眼睛不经意间看到了徐长安的背上,他背着两柄长剑,都露出了剑柄。
    姬方萍没有多说什么,把众人迎向了后院,随后让秋水庵里的尼姑们去准备斋饭。
    姬秋阳唏嘘不已,这些人当年可谓是锦衣玉食,十指不沾阳春水;可如今,劈柴挑水做饭样样精通。
    姬方萍和姬秋阳聊着过往,聊着这些年的境遇,大多都是姬方萍这些年来的经历。至于姬秋阳,他的经历无外乎一句话,枯坐二十载,实在是乏善可陈。反而是姬方萍,收养了一个天赋不错的盲眼大弟子,收服了近处的几波土匪,还根据当面皇宫内古书的内容,改良了一些种地的法子。其中还有很多为百姓所得不错的,可圈可点的好事。谁能想到,当初执拗的小公主,也能做这些。
    姬秋阳静静的听着,听到心酸处,泪水涟涟;听到一群女人为民除害,也会拍掌鼓励。
    郑大焽坐在了姬秋阳的下首位置,静静的喝着茶,眉头紧皱,不知道在担心什么。
    而徐长安和剑无畏便都立于姬秋阳的身侧,虽然两人一人只是记名弟子,另一人只能算是故人之徒,但实际上,姬秋阳与二人都有了师徒之实。
    姬秋阳满心思的都在自己的小侄女的身上,却没有发现,这小侄女总是悄悄的瞟向徐长安。
    郑大焽叹了一口气,一遇到徐长安,他们这群最会趋吉避凶的人仿佛没了眼睛和耳朵。早点知道,就应该让徐长安带上面具,或者之别不让他来。
    不过,事已至此,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叔侄两人聊着,不一会儿,斋饭便做好了。姬方萍满脸笑容,招呼着众人去吃饭的地方。
    菜不多,但显得很温馨,而且是在院子里,够宽敞。姬秋阳几十年没有和家人吃过一顿饭了,若是这次没了机会,只怕这一辈子都不会再有和家人吃饭的机会了。
    姬秋阳看着忙碌的众人,深深的鞠了一个躬,这才坐下来。
    才坐下,姬方萍便带着笑意,看向了徐长安等三人。
    “叔,这三位您应该介绍一下。”
    姬秋阳笑了
    笑,先指向了郑大焽。
    “这位是天机阁的郑道长。”
    随后,看向了剑无畏。
    “这是我新收的记名弟子,叫剑无畏。”
    最后,指着徐长安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