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重生之乘风而起 > 第一百五十六章 豪宅

第一百五十六章 豪宅(1/2)

    王老幺动作很熟练,将车打燃,车子拐上了公路。
    “老幺,这车哪儿来的?”周至问道:“你怎么号到了这包生意?”
    “一家习水的老板,来饭馆吃饭,说起少个货车司机,我不是有本儿嘛,  就自己推荐了一下。”
    “可好,一个敢说嘴,一个敢让开。”
    “什么意思?!我开得可好了!”
    “你就算开得再好,也架不住习水过来那三百里一出溜的下坡!”
    “诶?幺表爷你咋晓得?”
    “我还晓得你们这行超载,翻倍都是正常,老幺,钱好赚,  但是刹车片要勤换!哪怕是老板舍不得,  你也得自己掏钱,每一趟出发前都要检查……”
    “有那么严重……”
    “真特么有那么严重!”周至难得地彪了一句脏话,吓得身后刚刚还在谈笑风生的女生们一下子噤若寒蝉。
    女生们的反应也反作用到了王老幺的身上,王老幺也吓着了:“幺……幺表爷你别生气……”
    “我不是生气。”周至按下性子:“老幺你想想,这东西拉着十几吨煤,从娄山关一路冲下来,要是中途刹车失灵,怎么处理?”
    “不要以为我不知道老司机教你的省油套路,挂空档有吧?省油一时爽,需要制动的时候就麻烦了。”
    “钱不光要有命挣,钱还得要有命花!那条路上,哪年不冲废几辆大车?!”
    “好好,我一会儿就去检查!”
    城里幺表祖祖家里这个小幺表爷,听自家爷爷吹是什么天上文曲星下凡,年前乡里组织看片儿也有他,电视上看着就满了不起的样子。
    现在周至一摆谱,立马让王老幺感觉压力很大。
    其实周至对跟白米乡王家如何是表亲有些搞不明白,不过父亲跟王家的关系很好,  这点却是毋庸置疑的。
    周至祖父的墓就在王家菜地的边上,日常也是王家四表爷看顾着,打小时候清明春节挂坟之后,周至一家都会在四表爷家里歇脚,叨扰人家两顿。
    这边四表爷几家儿女分支要有点什么事情需要老爸帮忙的,老爸也是非常热心帮助。
    一般就是给小孩找个零工啊,解决每年种稻子需要的化肥啊,当年白糖肥皂紧俏的时候每年搞点啊之类。
    还有就是春节和端午之类的大假,王家人会进城玩,一般就在周至家吃饭。
    第一次接待王老幺几个,周至端出来一盘大白兔奶糖,一转身再回头,就发现盘子空了,几个小孩抓着糖果往自家兜里揣,那阵仗把当时的小周至都看呆了。
    于是又进屋端了一盘酥心糖和一盘牛轧糖出来,他想看看几个娃的衣服口袋能装多少。
    谁想得到,当年抢糖揣兜的小老幺,都出息成现在这样了。
    王老幺跟周至倒是不藏着掖着,甚至还有几分显摆,啥话都说。
    现在正是煤炭紧俏的时候,  从贵州往外拉煤是绝对的高薪,  拉一车老板给五十,还给二十的烟茶饭钱,当然前提是八吨车拉十六吨,丧心病狂的,甚至敢拉到二十多吨!
    习水到夹川三百里,除了少数疯子,一般三天四天跑两趟,一个月就是六七百元的收成,已经远远超过县城里大部分的人了。
    但是有个奇怪的现象,那就是这些夹川第一批拿着高收入的人群,最终发家致富的很少很少,而伤残的,离婚的,结局穷困潦倒的,反而很多。
    道理其实很简单,那就是相对容易得来的东西,往往会比得到更加轻易地失去。
    于是周至的爹味癌又犯了,叮嘱王老幺存钱,争取在白米乡场买个门面,开一个码头鸡汤那样的饭馆。
    还给规划了发展线路,承包镇上政府、邮政、银行储蓄所等机关单位的伙食,一年赚它个几万问题不大。
    听得王老幺一个头两个大。
    好在白米乡场本来也不远,大车很快来到了一处场镇,周至和小伙伴们从车上下来,和王老幺说给老表爷代问个好,下次有时间再来看他。
    跟急着去检车的王老幺告别后,周至和穆如云一起抬起打浆机,由杨和带路回家。
    想着人太多,事先又没有打招呼,因此干脆先买点熟食回去比较妥当。
    首选当然就是“烧腊”,也就是夹川特色的凉拌卤肉;一斤卤牛肉腱子,这个粘辣椒面就好吃;看到几个猪蹄都是前蹄,那就也要了;再来一个竹笋、豆干、腐皮、青笋、海带拌好的凉菜。
    生肉铺子上就实在没啥好挑拣了,剩了块保奶肉,半幅大肠,周至也将之买了下来。
    东西准备妥当,从一条石板小路下了乡场,沿着乡间的稻田、树林,小山丘,一路向一个山湾走去。
    山湾背后是一个馒头一般的丘陵,线条圆润而柔和,两头各有一个厚实的“翅膀”,前方有一条溪流,夏天的时候这条溪流的水还挺大,不过现在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狼窝(肉监狱)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绝品儿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