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重生之乘风而起 > 第两百五十四章 鉴赏

第两百五十四章 鉴赏(1/2)

    “哈?”四表舅不禁一愣:“过于完美都成了评判为仿品的标准了?”
    “可是这件器物整体都很完美,但是底足明显不足嘛。”
    四表舅微微一笑,将那个大碗递给表舅妈:“你给断断。”
    四舅妈将粉彩碗接过来,只看了一眼釉料:“这是一眼真打开门的雍正官窑粉彩,肘子你花了多少钱淘来的?”
    “啥?不是仿品?”周至不禁愣了:“呃……我用新瓷碗换的,因为断成了民国仿品,本来要给八个碗的,给人家扣成了四个。”
    “哈?”这下轮到四舅妈愣住了,半晌才哭笑不得:“你这……”
    “这都不能叫做捡漏,这叫瞎卖瞎买,俩瞎。”四表舅一语定性。
    “四舅妈你给我讲讲。”
    “这个大碗釉料很清楚,雍正粉彩讲究柔和淡雅,因此粉料当中常常加入铅粉和玻璃白,施彩的时候具备一定的厚度,因此花纹凸起,层次分明,具有立体的效果。”
    “之所以说一眼真,是因为康熙和雍正粉彩釉料特殊性。”
    “除了袭用古彩以外,桃嘴上的胭脂红,羌水红,这是用赤金和水晶料配置而成的,桃叶上用的洋绿、石头上的洋黄、翡翠,这些是用硝石、硼砂、彩石末配置而成的。”
    “这几样颜色都很特殊,现代釉料鲜艳归鲜艳,但是缺乏这种没骨设色行家用法的精到和准确,难以绘制出这般气韵。”
    说完转着大碗:“漂亮,实在是漂亮。”
    “可这个底足却是怎么回事儿?”
    “这是土沁!”四表舅没好气地翻着白眼:“这碗看着很漂亮,应该是给上一户人家当做鱼缸或者花盆,放在砖砌的花台上,种花养鱼用了。”
    “因此这碗的底足长期和青砖接触,青苔雨水等产生了酸蚀风化,导致圈足腐蚀得比较严重。”
    “哎哟!”周至惊讶道:“幸好哪户人家没有在碗底打洞走水。”
    “这个好好收藏起来。”四表舅将大碗摆在了书桌上,这是到现在为止唯一一件上桌的器物。
    最后两样东西周至包裹得最严实,等到笔筒的纸包打开,四表舅就感慨:“这东西都能给你弄得到?你不会当做水牛角收的吧?”
    周至笑得吭哧吭哧的:“比水牛角的贵点,八个碗换的。”
    “你这运气也是……”四表舅摇了摇头:“东西大开门,不用多说了吧?”
    “是,在家里见过的,您有一笔帽,是这材质的。”
    四表舅将笔筒反转过来露出底部,指着中间的一道白芯:“这里,看到这个没?在现在都是古玩无所谓了,要放到古代,就凭这个点子,这笔筒身价就会翻上两番。”
    “为啥?这是啥讲究?”
    “犀牛长到一定的年龄只有,牛角中心颜色会变白,出现一根从底部到顶部的白筋。”
    “这样的犀角叫做‘通天犀’,是犀角当中最上品。”
    说完将笔筒放在桌上:“芯子肯定抠去做了通天犀带,腔子就做成了笔筒。”
    “这个可以算是宝贝了。”
    “年代呢?”周至问道。
    “明晚期。”
    “怎么能够判定呢?”
    “因为风格,明代犀角雕刻,以花卉为主,山水人物构图舒朗,饶有画意。”
    “这个犀角笔筒个头够大,以兰亭集序为题材,所以人物当有四十二人,如此多的人物山水集中在一个犀牛角笔筒上,相比于清代喜欢的纹饰丰富,还能留出大量的留白,非大匠不能为。所以我说,这可以算是宝贝了。”
    “还有就是明代犀角雕刻追求古意,爱将犀角进行染色,这个犀角笔筒就经过染色,再经过岁月沉淀,让它看起来具有琥珀的光泽。”
    “当然最能证明它年代的是这个。”四表舅将笔筒翻过来:“底款是位名家——尤通,这是明末江南著名的角雕大师。”
    “厉害了四表舅。”周至对四表舅佩服得五体投地,竖起大拇指:“一看题材是兰亭集序,就知道笔筒上面有四十二个人物,绝了!”
    “这又什么的,我还知道上面这些人都叫什么名字。”
    “怎么可能?!绝不可能!”
    “如果我能够知道,怎么说?”
    周至眼珠子转了转:“如果您老人家能知道所有人,那这笔筒就送你!”
    “你有这么大方?”
    “可要是不能指全,那……嘿嘿嘿,那张金钱豹皮归我。”
    四表舅不再说话,抽出一张宣纸铺上,取笔蘸墨,在周至的目瞪口呆你,开始用王体的行楷写下一串的人名:
    “王羲之、谢安、谢万、孙绰、孙统、王彬之、王凝之、王肃之、王徽之、徐丰之、袁峤之……等十一人,作四言、五言各一首;
    王丰之、王元之、王蕴之、王涣之、郗昙、华茂、……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狼窝(肉监狱)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绝品儿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