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重生之乘风而起 > 第三百七十八章 丢锅

第三百七十八章 丢锅(1/2)

    “二哥好。”周至笑着跟刘二打招呼。
    朱大璋的事业起来之后,之前的那帮小弟也跟着他干,甚至还出现了“人力资源短缺”,就连以前那个和他一起偷偷在密室拍女人的那个长毛,现在都混成了公司宣传部的主任,这次搞影展依旧是主力。
    “肘子。”刘二还是之前那个酷劲:“搞了这么多老酒,可比我们兄弟当年有出息。”
    “就你刘二?”小六姐立刻反唇相讥:“当年在歌舞厅里不是泡妞就是打架,还好意思跟我弟弟论出息?”
    刘二在小六姐面前可绷不住:“这不是在论经济实力吗……”
    小六姐也噗嗤就笑了,拍了拍小货车的车门:“算了,实力说出来怕你吓着,糖酒公司宿舍你去过的,送那儿。”
    “别别别,我怕刺激到关叔叔,要不换个地儿?”
    “我用牛皮纸又包了两层,别人也不知道是啥。”小六姐斜眼看着周至,那架势是你来叫我做事?
    见周至立刻闭嘴了,小六姐才得意地一笑:“这么贵重的东西,不让幺嬢知道鬼知道你会拿去干啥?这可不妥。”
    周至只好举手投降:“成,那就当我没有说,小鹿姐办事儿方方面面把细得很。”
    说道这里不禁叹了一口气:“唉,我那安心表姐有你一半就好了……”
    “好了走吧!”小六姐笑道,还是忍不住伸手揪了一下周至的耳朵:“小屁孩,装大人还装上瘾了!”
    “喂!”
    “咋个?!”
    “算了不咋个,姐你没事儿也回夹川看看啊,这次没能看望老爷子,帮我带个好,改天拜访,给他看好东西。”
    “知道了啰嗦鬼,要不吃了午饭再走?”
    “拜拜!”
    从蛮州出来,这一路的路况就好了很多,从夹川到蛮州的水泥路已经修好了,虽然只有双向两车道,但已经是县里竭尽全力打造的“高标准”了。
    苏联老皮卡在前面,刘二的小江铃在后面,开到夹川新宫路口周至停了下来,对刘二打招呼:“二哥我们还有点事儿,要先去我四舅家一趟,就麻烦你先将酒送糖酒公司宿舍了,一会儿等我回来喝酒!”
    “酒就不喝了。”刘二一本正经:“公司规定出差期间一律不许酒驾,你大肠哥扣得贼狠。再说现在老忙了,一会儿我还得敢回去。”
    “这一声你敢当他面叫,我敬二哥你是一条汉子。”周至乐得不行:“那就等下次我到蛮州来道谢!”
    “自家兄弟不说二话。”刘二掏出一根塔山给自己点上:“你去忙你的,我认识路。”
    两车分手,周至驾车慢慢悠悠从新公路切入老街,朝枣陵桥方向驶去,最后穿入一条小巷,在四表舅小院前头的空地停了下来。
    从车上下来,费观一看小院大门两边的对子就眼神一亮:“好书法!夹川还真是藏龙卧虎!”
    周至抬头,今年的对联乃是四表舅自己撰写的,一手漂亮的魏碑分作两行。
    明月来投玉川子,
    逸书闲问济南生。
    周至正忙着从车上往下搬东西,一看对联也是赞叹:“的确写得好,就是有化缘阻客的嫌疑。”
    “啥意思?”费观能够看得懂字,但是却一点看不懂这对联的意思。
    “这上联说得是卢仝,唐代诗人,初唐四杰卢照邻之孙。早年隐居少室山茶仙泉,后迁居洛阳,自号玉川子。”
    “这个卢仝破屋数间,图书满架,终日苦读,博览经史,工诗精文,不愿仕进,被尊称为‘茶仙’。”
    “史称他高古介僻,所见不凡近,狷介类孟郊;雄豪之气近韩愈。是韩孟诗派重要人物。”
    “下联说的是伏生,伏生是济南人,故秦博士。汉孝文帝时,欲求能治《尚书》者,天下一个人都照不出来,最后才听说伏生能治。”
    “欲召之到长安,然而当时伏生已经九十多了,老不能行,于是乃诏太常使掌故晁错往受之。”
    “原来秦时焚书,伏生藏之于璧。其后兵大起,伏生流亡,待到汉朝定鼎,伏生求其书,亡数十篇,独得二十九篇,便以这二十九篇,在齐鲁之间进行传授。”
    “晁错将这二十九篇尚书用当时的文字记录了下来,用的文字,是汉代流行的隶书,它的飞扬律动,有如江河的波涛,又如飞鸟的翼翅,因而有个雅称叫做‘波磔’,这部由‘波磔汉隶’写就的《尚书》,就是中国著名的《今文尚书》。”
    “这对联的意思颇有谐趣,意思是说如果你带着好茶叶来拜访,那么你就是空中的朗月;或者你有学问上的疑问来求教,那也可以。至于其他的……那就还是请回吧,主人茶仙一般的脾气,伏生一样的年纪,不再想搞无谓的接待了。”
    “费叔你说,这是不是有化缘阻客的嫌疑?”
    “哎哟是吗?”费观赶紧从自己的车尾翻检出一筒茶叶:“这是刘副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狼窝(肉监狱)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绝品儿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