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重生之吴霸春秋 > 第009章 小不忍则乱大谋

第009章 小不忍则乱大谋(1/2)

    “子胥,不知你以为,朝中诸卿,寡人应以何人为使者,游说楚国较妥?”
    阖闾很是迟疑。
    他弑君篡位一年有余,早年便笼络了不少的人才!
    但,游说楚国之事,干系重大,阖闾实在不敢向别人托付大事。
    如此重担,谁可胜任?
    伍子胥倒是可以,只不过他跟楚国有着血海深仇,内心抗拒,故而不能胜任。
    “此番游说楚国,马虎不得。为求楚人以援兵,使者需是一位能言善辩,且德行高尚的智者……”
    能言善辩,德行高尚?
    看着眼前卖关子的伍子胥,阖闾心中一阵游移不定。
    对于伍子胥口中的这一智者,阖闾思来想去,脑海中只浮现出一人的身影——
    季札!
    “子胥,你说的可是季札?”
    “正是!”
    伍子胥作揖道:“大王,公子札贤明博学,德才兼备,能说会道。”
    “其早年便代吴国多番出使晋、齐、鲁、卫等列国,大受好评,世人皆称季札为圣贤,是有上古遗风的君子贤士。”
    “若大王能让公子札出使郢都,定可马到功成!”
    闻言,阖闾的心里很是为难。
    为何?
    因为对于季札,阖闾多多少少有些猜疑!
    季札的贤德之名天下皆知。
    不少人都将季札拿来跟吴国的开国先祖泰伯(吴太伯)相比较。
    泰伯本是周太王的古公亶父长子,第一顺位继承人!
    但父亲太王,有意传位于幼子季历。
    季历,是为周文王姬昌之父,周武王姬发的祖父!
    周太王一直为此事郁郁寡欢,泰伯于是将王位让出来,自己则以采药为名,逃到荒芜的荆蛮之地,建立吴国。
    季札的境遇则更为传奇!
    季札的父亲是吴王寿梦。
    寿梦年老时,遇到跟老祖宗古公亶父一样头疼的问题!
    寿梦有四个儿子:长子诸樊、次子余祭、三子夷昧、四子季札。
    季札是寿梦四子中最知书达礼、仁爱贤明,因而深得寿梦的宠爱,寿梦想将王位传给季札,可是季札不肯接受!
    于是寿梦临终前,把儿子们都叫到身边,并嘱咐长子诸樊,王位一定要兄终弟及,以便最后传到季札的手中,诸樊感泣而应!
    老大诸樊薨前,欲立季札为王,但被辞让。
    老二余祭与老三夷昧先后为吴王,本着兄终弟及的父命。
    老三夷昧弥留之际,又将季札唤到病榻前,欲立他为吴王,但又被推辞!
    不得已之下,季札退隐于山水之间,成日躬耕劳作,以表明他坚定的志节,才彻底打消了吴人的这个念头!
    季札的厚德感动了吴国之人,他们如同众星拱月般,一心想要拥戴季札为国君。
    季札的三次让国,更是被一时传为美谈!
    后来,夷昧之子吴王僚被阖闾弑杀,季札大悲,到吴王僚的墓前哭泣。
    阖闾一直十分忌惮季札的名望,于是将他封在延陵,但季札始终都没有就封,因为阖闾猜疑之故,季札被留在吴都终日闲赋在家而不得志!
    “子胥,就劳烦你代寡人跑一趟,劝季札出使一下楚国。”
    阖闾实在无颜面对季札!
    伍子胥倒是十分的坦然自若,道:“何须如此麻烦?大王可直接下一道诏令,命公子札出使即可。”
    “以公子札的为人,断然不会拒绝!”
    “善。”
    阖闾选择相信伍子胥。
    “另外,还请大王派人加固城防,严防死守。大王之旧部已死伤过半,城中军民,可尽数差遣!”
    “臣唯恐人心难测,吴都之内,不少吏民都偏向于庆忌,以至将士在开战时临阵倒戈。”
    “是故,臣请大王开府库仓禀之钱粮,赏赐军士,以稳定军心,鼓励士气!”
    “好。”
    阖闾微微颔首,答应下来。
    诚如伍子胥所言,人心叵测!
    眼下,阖闾只能拿钱粮来收买士卒为自己卖命。
    不然他可不敢保证,庆忌军攻城之日,是否会有人临阵倒戈,趁机闹事!
    ……
    吴都城外。
    戈矛如林,旌旗蔽空!
    穿着绯红色战衣的庆忌军将士横城在旷野之上,大声嘶吼,响声震天动地。
    庆忌就站于一辆戎车上,拄剑而立,眉宇之间一片神采飞扬!
    吴都城,占地极广,四面城墙以夯土条砖打造,城墙高约三丈,外边围着一条潺潺流水的护城河。
    八座城门高大厚实,此时紧紧关闭着。
    庆忌军固然携带着不少的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狼窝(肉监狱)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绝品儿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