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重生之吴霸春秋 > 第117章 祖宗遗泽

第117章 祖宗遗泽(1/2)

    吴都,城门口。
    在公告处那里,一张新的布告张贴出来,立刻就吸引了路人的注意力。
    不多时,公告处附近,已经是人声鼎沸,熙熙攘攘的景象。
    站在一侧的小吏负责将告示的内容一一宣读出来——正是庆忌所颁布的十条变法改革的政令!
    “真的假的?吴国居然跟齐国一般降低关税,  以此吸引天下列国的货物与商贾入吴?”
    “吴王竟然还效仿昔日齐国的管仲变法,建立国储粮制度与盐铁专营?”
    “看起来,大王的确是想富国强民,若非如此,绝不能这般让利于民矣!”
    “二三子,这是何道理?大王居然严令我等国人弱冠之年必须娶妻?真是闻所未闻!”
    围观的人,  对于国府出台的这十条政令,  都议论纷纷起来。
    不止是吴都,在吴国大大小小的各个城邑、都乡,莫不针对庆忌的这一系列的变法改革,褒贬不一,众说纷纭。
    这第一条政令,四民分业,士农工商。
    黎庶们都没有太大的意见,毕竟人与类聚,物以群分!
    其实不必庆忌严格划分士农工商这四个阶级的居住地,不少的百姓已经是各住各的,毕竟大家都有共同语言。
    第二、第三和第四条政令,黎庶们基本上都是赞成的,且拍手叫好!
    唯一感到无所适从的,就是自身利益遭到损害的公卿大夫们。
    至于第五条政令,编户齐民,这让吴国的百姓颇为不满。
    毕竟,吴人千百年来,  依旧残留着父子、兄弟同室而居的风俗习惯,现在国家明令,每家每户有两个成nian儿子以上的,  都必须分居,实在骇人听闻!
    但,这并非是不能接受的。
    黎庶们也不敢违抗!
    而国家出台的第六条政令:建立国储粮制度,实行平籴法。
    实际上对于普通百姓十分有利,故而得到吴人一片盛赞。
    唯一感到不满的,就是部分贵族与商贾。
    因为他们时常能趁着灾荒之年,早早的囤积粮食,然后大发国难财!
    现在,有了这一条政令,商贾们显然是再也办不到大发这种横财的事情。
    第七条政令,推行县制,则是损害了吴国公卿大夫们的权利,却极大的加强君主集权,跟普通黎庶的关系不大。
    第八、第九条政令,盐铁专营与鼓励消费,占到便宜的群体则是商贾,尤其是他国的商贾!
    因为盐铁专营,  就改变了过去公卿大夫们垄断盐铁,  待价而沽的局面。
    由国家承包给私人制盐,制定价格,  再对外销售,受益的无疑是没有多少背景关系的商贾。
    吴国鼓励消费,更是能流通市场,为商贾们提供更大的市场,更多的利润!
    至于第十条政令,鼓励生育。
    其实是有赏有罚,其中以赞成者居多!
    以至于在晚上闲来无事的时候,百姓们都无不关上房门,做着某种不可描述的事情。
    ……
    在上大夫申息的府邸,此刻大堂之中,高朋满座,觥筹交错之间,几乎每个人的脸上都是微醺,有了些许醉意。
    申息作为主人,坐在上位,环视一周,但见左右两侧谈笑风生的,莫不是公子烛庸、掩余,上大夫被离这样的贵族大臣!
    直到酒过三巡,申息这才撤去舞乐,以及负责陪酒的美姬,喟然长叹一声,缓缓的开腔道:“二三子,今夜我邀尔等前来宴会,实有要事商议。”
    “昨日国府颁布的十条政令,相信二三子都已经知晓罢?”
    “自然知晓!”
    一名中年贵族忿忿不平的道:“上大夫,大王欲效仿昔日齐国之管仲,变法改革以富国强民,这在下能理解,亦是支持。”
    “然则,在国府所颁布的十条政令中,有不少政令实在是欺人太甚!尤其是即将推行的县制,居然以县令为尊,我等公卿大夫为辅?”
    “岂有此理!自大吴立国以来,我等先祖追随大吴的历代君王,立下不世之功,方能创下的基业。此乃祖宗遗泽,大王怎可随意剥夺?”
    “正是!”
    “莫说我吴国,便是天下列国,每一国都是这般!天子封诸侯,君侯封卿大夫,封国而治,封地而治!”
    “现如今大王勒令我等公卿大夫享有封地,而不得治理封地,岂有这等道理?”
    “还有所谓的平籴法、盐铁专营,岂非断了我等的财路?”
    “哼,依我看,大王是受到计然、范蠡这等宵小之辈的教唆,这才跟失了心智一般,欲废黜我等公卿大夫!”
    对于庆忌所推行的一系列政令,一众公卿大夫显然是心怀不满的。
    “嘘!慎言!”
    申息正色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狼窝(肉监狱)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绝品儿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