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重生之吴霸春秋 > 第384章 国家命脉

第384章 国家命脉(2/2)

池者,往往能成为天下霸主之国?”
    闻言,治粟内史范蠡答道:“大王所言极是。盐之利何止数倍?”
    “食盐,便如米粟一般,人不食之便浑身乏力。”
    “天下盐池甚多,其中以河东盐池最富盛名!”
    “昔日诸侯争霸,晋国在晋文公时能脱颖而出成为霸主,恐怕与拥有池盐之利不无关系。”
    “不错。”
    庆忌微微颔首道:“晋地因有盐池,所以国利君乐。晋国因盐而强盛,有盐池之利,所以能独霸中原几百年之久。”
    “而齐国有盐铁之利,在齐桓公时得以尊王攘夷,首先称霸!由此可见,食盐之利也。”
    就庆忌所知道的,春秋战国时,河东盐池产的池盐通过一条条盐道被运往四面八方,史称“西出秦陇,南达樊邓,北及燕代,东逾周宋”。
    盐,对于国家而言有多么重要就不言而喻了!
    先秦夏、商、周三代,盐与其他土产一样,大抵是在产地征税,或作为土贡上缴国家,国人自由开采运销贩卖,实无专门盐法可言。
    迄至春秋时期,管仲相齐桓公,兴盐铁之利,国家对食盐的生产、销售和买卖加以管理,开中国盐法之始。
    其法以官制食盐为辅、民制食盐为主,官收官运官销,寓租税于官府专卖盐价之中,以增加国家收入,齐国由是富强,称霸诸侯。
    然春秋战国时期,除齐国对食盐实行专卖之外,其他诸侯国仍只对食盐征税,唯税率逐渐加重。
    文学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狼窝(肉监狱)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绝品儿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