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重生之吴霸春秋 > 第497章 传国之宝和氏璧

第497章 传国之宝和氏璧(1/2)

    “申子不必多礼。来人,赐座!”
    庆忌虚扶了一下,然后吩咐内侍将一张蒲团放到申包胥边上,请他入座。
    “谢大王!”
    申包胥欠着半个身子,缓缓的落座。
    “申子,贵国君上,一向可好?”
    “回禀大王,托大王的洪福,楚公身体安康,无有小恙。”
    “如此甚好。”
    庆忌与申包胥寒暄了一下,然后就进入正题。
    申包胥从一侧的副使手中,接过一道竹简,然后让内侍代为转达,呈给陛台上的庆忌阅览。
    “大王,我楚国此番朝贡,有三千金,美女十名,鹿皮、狐皮、虎皮等兽皮共计一百张,布一千匹,帛三百匹,上等玉璧一对……”
    庆忌看着手中的礼单,颇感诧异。
    楚国用这么多的厚礼,作为朝贡之物,着实是让人摸不着头脑。
    要知道,吴国的附庸国有徐国、蔡国、钟吾国等,包括楚国在内,吴国的附庸国有十一个。
    但是,哪里会有这般厚礼?
    毕竟是朝贡,附庸国对于宗主国的朝贡,意思一下就好。
    庆忌也没必要贪图这些蝇头小利。
    在附庸国朝贡的问题上,庆忌一向是十分宽容的。
    按照不同国家的心意,上交朝贡之物即可。
    楚国的疆域面积固然还很大,不算贫瘠。
    不过在上一次的吴楚大战之后,楚国等同于亡国,连都城郢都被吴军占领。
    至于楚王宫的各种珍奇异宝,凡是值钱的东西,在吴军撤离郢都的时候,都被全部搬空……
    所以说,此时的楚国,可谓是一穷二白的。
    现在楚人一口气拿出这么多的东西,不说是搬空了国库,却也相差无几。
    “楚公有心了。”
    庆忌微微颔首道。
    说真的,楚国现在这样侍奉吴国,百般讨好,老老实实的当一个小弟,庆忌是真的找不到借口去攻打楚国。
    师出,要有名!
    申包胥又朝着庆忌躬身作揖道:“大王,此外,我楚国还打算将自己的传国之宝,献给大王!”
    “楚国的传国之宝?”
    庆忌来了兴致。
    “正是!”
    “申子口中的国宝,莫非是传说中的‘和氏璧’?”
    这是庆忌所能猜到的。
    闻言,申包胥一脸恭维的神色,朗声道:“大王圣明!”
    “我楚国的传国之宝,和氏璧就在此处!”
    申包胥随即从副使者的手中,拿过一个包袱,然后打开包袱,取出里边的一块玉璧,双手捧起来,给吴国的君臣一睹为快。
    只见这玉璧为宝石性质的拉长石,具有碧绿和洁白的闪光,转动一定方向,方能出现。
    这也是和氏璧区别于“洁白无瑕”的和田玉之处。
    和氏璧,是一块未经凋琢的璞玉,价值连城。
    在春秋战国时期,许多诸侯国都有自己的镇国之宝。 …
    周有砥厄,宋有结绿,梁有悬黎,楚有和璞……
    “嘶!”
    “当真是和氏之璧?”
    “美玉,稀世之宝也!”
    “据闻和氏璧面世后,成为楚国的国宝,从不轻易示人。”
    “没想到今日能见到这和氏璧,真是荣幸之至。”
    群臣看着申包胥手中捧着的和氏璧,不禁两眼放光,很是感慨。
    和氏璧,又称和氏之璧、荆玉、荆虹、荆璧、和璧、和璞,为天下奇宝。
    这是世人皆知的事情。
    不过,作为穿越者的庆忌,更是知道这和氏璧在历史上的重要意义。
    关于和氏璧的来历。
    传说,楚国有一个叫卞和的琢玉能手,在荆山里得到一块璞玉。
    卞和捧着璞玉去见楚厉王,厉王命玉工查看,玉工说这只不过是一块石头。
    厉王大怒,以欺君之罪砍下卞和的左脚。
    厉王死,武王即位,卞和再次捧着璞玉去见武王,武王又命玉工查看,玉工仍然说只是一块石头,卞和因此又失去了右脚。
    武王死,文王即位,卞和抱着璞玉在楚山下痛哭了三天三夜,眼泪流干了,接着流出来的是血。
    文王得知后派人询问为何,卞和道:我并不是哭我被砍去了双脚,而是哭宝玉被当成了石头,忠贞之人被当成了欺君之徒,无罪而受刑辱。
    这就是和氏璧的来历。
    而和氏璧最有名的历史故事,莫过于“完璧归赵”。
    战国时期,楚国向赵国求婚,使和氏璧到了赵国。
    秦昭襄王听说赵国有和氏璧,提出以十五座城相交换。
    因赵弱秦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狼窝(肉监狱)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绝品儿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