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重生之吴霸春秋 > 第579章 国之大事,在戎与祀

第579章 国之大事,在戎与祀(1/2)

    “新王宫之事,不必急于一时。”
    庆忌将目光放在了大工令干将的身上,缓声道:“干将,寡人要你在金陵附近,选一块风水宝地,建立一座陵园,烈士陵园!”
    “陵园建成后,可使这些年来阵亡将士的骨殖、衣冠,或是灵位等埋葬其中。另外……再立一块石碑,寡人可以手书!”
    “臣,谨遵王命!”
    干将硬着头皮答应下来。
    他这个大工令,可谓是一直都没有能闲着的。
    上一个工程还没有完成,庆忌便又交给他另一个工程。
    如之奈何?
    可想而知的,这一座烈士陵园,同样是不小的工程……
    “还有,新王宫中,寡人要你建造一座史上第一高台,天下无双,独一无二的高台!”
    庆忌意味深长的说道:“此台,当名唤‘凌烟阁’,以悬挂寡人这一朝,所有功臣的画像,以彰显其功绩,传于后世!”
    “诺!”
    凌烟阁?
    听到这话的公卿大夫们,都不禁两眼放光,很是兴奋。
    为人臣者,谁不想名垂史册,流芳千古?
    庆忌设立凌烟阁的做法,为的就是让自己的功臣们,跟自己一起青史留名,为天下人传唱。
    有识之士都已经知道这一点。
    而在庆忌的心目中,有资格进入这座凌烟阁的功臣,少之又少。
    有一定的名额限制!
    ……
    吴国此时的工程是不可胜数的。
    新吴王宫、烈士陵园、凌烟阁、岭南新道,西南新道等等,参与其中的劳役,就已经超过三十万人。
    而这,还是远远不够的。
    难怪庆忌会打算从东nan亚一带的岛屿上,抓捕那些土着,用他们作为劳役,帮助吴国修桥铺路,完成各项工程。
    对于那些土着,累死累活的庆忌都不会放在心上。
    这本身就是一种“肮脏”的事情,原始资本的积累……
    对于吴国大兴土木的事情,最喜闻乐见的,莫过于楚国的君臣。
    楚人认为,大兴土木是一种亡国的预兆,所以不断为吴国输送木料,让吴国更加积极的劳师动众,搞出各项工程。
    殊不知这个事情,还正中庆忌的下怀!
    此时的庆忌,之所以要兴建烈士陵园,以及设立凌烟阁,用意何在?
    庆忌只是想告戒自己,告戒吴国的臣民。
    吴国的战争极限,基本上已经触底,不能再大动干戈,动辄大战了。
    此时的吴国,要做的应该是尽可能的恢复民生,与民生养!
    至于庆忌大兴土木的各项工程,对于吴国而言很有必要,这可不是为了庆忌的骄奢淫逸而已。
    在庆忌准备安分守己,一心发展民生的时候,晋国那边的六卿,已经完成了对公族地盘的瓜分。
    六卿开始进一步施加自己的影响力,准备让晋国再次雄霸天下……
    而这一切,庆忌只是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并没有任何的动作。
    他知道晋人一定会将吴国视作大敌,恨不能除之而后快的那种。
    但是,敌不动,我不动。
    庆忌对于晋人在中原的所作所为,并没有任何的异动。
    然而,人的劣性根往往就在于,你不反抗,别人就认为你软弱可欺!
    这不,时间进入吴王庆忌十四,即公元前500年的下半年。
    晋国为了六卿光复霸业,开始驱逐吴国在中原的势力。
    去年,士鞅死去,荀跞执政。
    晋国现在的六卿是赵鞅、魏侈、韩不信等人,都已经完成了瓜分晋国公族地盘的战事,将晋侯姬凿的权力完全架空。
    在荀跞的领导下,晋军先是兵临周室的王畿之地,而后又悍然兴师动众,讨伐郑国。
    由于晋军的强势,田穰苴不得不率部退出洛邑王城,然后跟郑地的范蠡,联合郑军合兵一处,一起对抗声势浩大的晋军。
    中原的形势急转直下,吴国应该何去何从?
    有鉴于此,中原的齐国、宋国、卫国、鲁国都请吴国出面,干涉郑地的战事。
    毕竟郑国的宗主国是吴国,庆忌又怎能置若罔闻?
    要是庆忌真的不管不顾,只怕会让郑人心寒,让自己的一众附庸国都为之心寒。
    这无疑,让庆忌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一方面是吴国不宜动辄大战的国力,一方面是关乎自己的威信。
    如之奈何?
    庆忌得到范蠡、田穰苴的战报后,就将大司马孙武、御史大夫伍子胥、廷尉伯噽、太宰计然、大行令孔丘一起传召到滋德殿,商议对策。
    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后,庆忌这五个肱股之臣,都不禁陷入了沉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狼窝(肉监狱)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绝品儿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