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重生之吴霸春秋 > 第628章 吴国派系之争

第628章 吴国派系之争(1/2)

    公子恒是一个酷似庆忌的雄主,锐意进取,野心勃勃。
    而公子鸿则是守土开疆之君,仁德爱民,能力出众。
    庆忌选择公子恒,可以让吴国的国力更上一层楼。
    要是公子恒活的够久,说不定还能完成一统天下的创举。
    不过,公子恒也可能让吴国的霸业倾颓,甚至是灭亡,陷入到万劫不复的境地。
    若是庆忌选择立公子鸿为储君,以后者的品行、能力,励精图治,使吴国和平发展,蒸蒸日上,可以为吴国日后一统天下,实现大治,打下坚实的基础。
    公子恒,好比历史上的汉武帝刘彻、魏武帝曹操。
    有一定的性格缺陷,却无伤大雅。
    但是以吴国的国力,能让公子恒恣意挥霍吗?
    公子鸿,好比历史上的扶苏、朱标。
    仁德孝顺,也不失刚毅。
    当然,扶苏可能谈不上刚毅,这厮在接到赵高、胡亥的伪诏后,竟然真的自刎谢罪,实在是迂腐不堪……
    不过,这也恰恰证明,扶苏很孝顺。
    对待庆忌,公子鸿一直都是十分的孝顺,这正是庆忌所看重的。
    谁不喜爱一个孝顺的孩子?
    「大王,其实老臣还是更看好公子恒。」
    季札思索良久后,朝着庆忌作揖行礼道:「请大王相信自己的儿子,相信吴国的大臣。」
    「恒公子便是会犯下一些过错,若能及时纠正过来,未尝不可。」
    「只要恒公子如大王一般,善于纳谏,能够从善如流,我吴国的霸业,就能一直延续壮大,甚至是完成大王未竟的事业!」
    「……」
    听到这话的庆忌,陷入了沉思。
    显然,季札也知道,在公子恒的治下,吴国必将强大,只是潜在的风险也不小。
    公子鸿则更像是一代继往开来的仁君,不善于开拓进取,多半会孜孜不倦的为吴国谋求和平发展,却能稳固吴国的江山社稷……
    庆忌现在面临的抉择,好比是历史上的秦惠文王。
    秦惠文王的儿子,秦武王嬴荡,算是一名有作为的国君。
    秦武王重武好战,在位期间,平蜀乱,设丞相,拔宜阳,置三川,更修田律,修改封疆,疏通河道,筑堤修桥。
    可惜的是,在进入周王室的王畿之地后,秦武王与孟说比赛举「龙文赤鼎」,结果两眼出血,胫骨折断,到了晚上,气绝而亡,年仅二十三岁……
    毫无疑问,秦武王是一代雄主。
    在外交上连横卫秦,联越制楚,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此外,秦武王还善于纳谏。
    大将甘茂伐韩之前,与秦武王订立息壤之盟。
    甘茂攻打宜阳五个月还未能攻下,秦国大臣樗里疾和公孙奭提出反对意见。
    秦武王想召甘茂回国,打算退兵。甘茂以息壤之盟,故事重提,秦武王于是增兵五万,派乌获前往协助甘茂。…
    甘茂亦散私财以赏部下,秦军果然士气大振,击退韩国援兵……
    可想而知,要是嬴荡寿命够长,再多活个几十年,秦国会有两个结果。
    一种是秦武王的成就比秦昭襄王更大,一种是因为秦武王穷兵黩武,导致秦国的国力一落千丈……
    ……
    翌日,庆忌就在奉天殿的大朝会上,提出立储之事。
    对于这样的事情,吴国的公卿大夫们,都显得十分的积极。
    毕竟,这可是从龙之功!
    当然了,像是计然、孙武、伍子胥这样的肱股之臣,则是没有发
    言,沉默不语。
    因为他们早就劳苦功高,不必依靠从龙之功,来加官进爵。
    至于是否能保住自己的地位,他们也都不太在意。
    为何?
    因为他们的年纪都不小,知天命之年!
    而庆忌连不惑之年都没到,说不定他们都将早于庆忌之前过世。
    既然如此,他们又何必掺和进去?
    这个时候,在吴国的朝堂上,主要是分为四个派系。
    一个是吴国本土的老世族派系。
    一个是楚国派系。
    一个是越国派系。
    一个是齐国派系。
    吴国的老世族派系,以申息、被离、烛庸等人为首,势力盘根错节。
    楚国派系,以范蠡、伍子胥、伯噽等人为首,占据着一席之地,唯一能跟吴国本土的老世族大臣相抗衡的派系。
    不,总的来说,楚国派系,是为吴国的朝堂上,甚至是朝野上下最大的一个派系……
    越国派系,以勾践、鹿鸣等人为首,还笼络了一些来自宋、鲁、卫、陈等中原列国出身的公卿大夫,拉帮结派。
    齐国派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狼窝(肉监狱)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绝品儿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