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重生之吴霸春秋 > 第675章 吴王十九年

第675章 吴王十九年(1/2)

    “干将。”
    “臣在!”
    “你可吩咐下去,命国内的酒匠根据这种烧酒的特性,调配出来入口适宜、绵润醇香的烧酒,再极力生产出来,务必要保证口感。”
    “诺!”
    干将连忙答应下来。
    这种烧酒的市场,在南方可能不大,只是在中原和北方,天寒地冻的时候,饮用烧酒未尝不可。
    而且,吴国现在所开拓的市场不止是这华夏的一亩三分地,甚至于在西方列国都十分的畅销!
    换源app, 同时查看本书在多个站点的最新章节。】
    古代的酒都是发酵酒,度数最多不高过二十度。
    酒主要是以大米、黍米、粟米等谷物为主要原料,所以也可以称为“米酒”。
    在古代酒的过滤技术并不成熟,酿出的酒经过过滤之后,还含有不少的细微米渣,所以呈现浑浊状态,被称为“浊酒”……
    正如李白诗里所描绘的那样: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还有武松的“三碗不过岗”。
    相较于北方的烈酒而言,南方人更喜欢饮用清酒。
    随后,庆忌又拿出了已经调配出来的香水、肥皂和香皂,吩咐干将额外开设作坊,用于这三种东西的生产和研发。
    一切所需钱财,从国库拨款。
    现在的吴国,家大业大,每年的财政收入极高。
    随着香水、肥皂和香皂的出现,相信能让吴国从中赚得盆满钵满。
    国内的市场,以及中原列国的市场不好说。
    但是,这三种东西,在西方一定会受到名媛贵妇的追捧……
    这正是所谓的“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烧酒、香水、肥皂和香皂的生产事宜,统一由干将负责,销售事宜由曾点负责,范蠡你居中调度。”
    “臣等谨遵王命!”
    范蠡、曾点和干将都异口同声的朝着庆忌作揖道。
    “大王是准备组织第二次西行商队吗?”
    范蠡颇为疑惑的问道。
    “知寡人者,范蠡也。”
    庆忌轻笑一声道:“寡人的确有意组织第二次西行商队。常言道,物以稀为贵,量华夏之物力,西方所无者甚多矣。”
    “最近几年,固然有不少西方国家的商贾,不远万里的来到中原行商,却还不算多。”
    “吴国而今物产丰富,商品甚多,怕是难以自产自销,列国也都吃不下……”
    这正是庆忌所担忧的一个问题。
    吴国而今各行各业都出现了一种繁荣昌盛的景象。
    纸、盐、茶叶、丝绸、瓷器等商品,还有犀利的武器盔甲,军需辎重,在华夏甚至是西方都有着极为广泛的市场,大受欢迎。
    然而,吴国的商业已经到达了一个瓶颈,难以突破,故而经济进入了低谷期。
    为何?
    因为市场就这么大。
    吴国必须要开拓出新的市场。
    随着香水、肥皂、香皂和烧酒的问世,庆忌相信吴国的商业一定能再一次繁荣,突破瓶颈……
    两个多月后,吴国便再一次组织西行商队,以尹喜、穆勒为首,包括士子、商人、士兵,共计三千人,浩浩荡荡的带着各种各样都吴国特产,前往西方国家。
    穆勒原本是波斯人,还是毕达哥拉斯的弟子,对于西行可谓是回家一样,轻车熟路。
    不过,有感于吴国的文化鼎盛,穆勒自愿留在金陵,成了一位客卿,一直都待在稷下学宫做学术交流,大有收益。
    至于尹喜,来头可不小。
    尹喜,字文公,号文始真人、文始先生、关尹。
    他是先秦时代的天下十豪,周王室的大夫、将军、哲学家、教育家,自幼究览古籍,精通历法,善观天文,习占星之术,据说能知前古而见未来。
    《庄子·天下》将尹喜和老子并列,称为“古之博大真人”。
    当年老子骑青牛云游天下,时任函谷关令的尹喜已知老子学识渊博,心藏大智,便叮嘱下属为有形貌脱俗之人,不得听任其过关。
    自己还派人洒扫道路,焚点香火,恭候圣人到来。
    老子行至函谷关,尹喜闻讯,迎至家中,行弟子大礼,再三叩拜,敬请老子留下,但老子不肯。
    之后尹喜便托病辞官,随老子一起西行,经关中、越秦岭、沿渭水受尽千辛万苦,行至他的故乡秦州伯阳。
    尹喜被授千古奇书《老子五千言》即《道德经》。
    后来,尹喜还跟随老子西出散关,化胡西域……
    所以,尹喜一样是曾西行过的,了解西域列国的人文地貌。
    听说老子在吴国出仕,在稷下学宫讲学后,尹喜跟着来到吴国,被庆忌拜为客卿,享受着与九卿一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狼窝(肉监狱)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绝品儿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