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重生之吴霸春秋 > 第684章 宋人的国力

第684章 宋人的国力(1/2)

    萧之战,属于宋国的内战,说到底,还是子栾咎由自取。
    起因颇为荒谬,至少在庆忌看起来是这样。
    当年子栾的弟弟公子地宠信蘧富猎,把家产分成十一份,曾给蘧富猎五份。
    而公子地有四匹白马,子栾的宠臣向魋想要这四匹马。
    子栾于是将马牵来,在马尾、马鬣上涂上红颜色送给向魋。
    公子地大怒,派人打了向魋一顿并且夺回马匹。
    向魋惊惧交加之下,准备逃走,子栾关上门对向魋哭泣,眼睛都哭肿了,执意要挽留向魋——
    】
    这让庆忌不得不怀疑,子栾是不是有龙阳之癖,而向魋正是子栾的男宠……
    那时,子栾的同母弟公子辰对公子地进言,认为公子地将家产分给蘧富猎,而惟独看不起向魋,这是不公平的。
    鉴于公子地平日对国君子栾有礼,至多不过出国,国君必挽留他……
    于是公子地逃亡陈国,但子栾没有挽留他。
    公子辰为公子地请求,子栾根本不听。
    故而公子辰一气之下,在同年冬天,带着子栾的同母弟公子仲佗、公子石彄逃亡到陈国。
    不久后,宋景公十八年,即公元前499年春天,公子辰和公子仲佗、公子石彄、公子地进入萧地而叛变。
    同年秋天,乐大心跟着叛变,极大的成为宋国的祸患。
    这些祸患都是由于子栾宠信向魋造成的结果……
    “刺!”
    “杀!”
    在子栾的授意下,大概是五千名宋军将士,就在雎水河畔偌大的旷野之上,进行操练。
    披坚执锐的步卒排列有序,做着整齐划一的噼砍动作。
    他们显然是训练有素的士兵,一刺、以噼、一挑,各种各样的动作,都充满阳刚之气,丝毫不拖泥带水的。
    “轰隆隆!”
    五十乘戎车,由远及近,掀起了一大股的烟尘。
    戎车之上的御者抓着马匹的缰绳,大声呼喝着,驱弛着战马向前飞奔。
    甲士、弓箭手则是摆出了严阵以待的气势……
    总的来说,宋军的这一番演练,还是中规中矩的。
    子栾见到这一幕,也是一种心潮澎湃的表情,看着庆忌询问道:“吴侯,不知在你看来,我宋军的战力,如何?”
    “甚强。”
    庆忌微微一笑道:“以寡人观之,宋军斗志昂扬,兵革犀利,可以一战,能胜过天下大半国家之师也。”
    “夫郑师,怕是也不敌宋军也。”
    庆忌可没有在说假话。
    现在的宋国,只是承平日久,没有跟吴国、晋国、齐国一般连年大战,声名在外。
    但,宋军的战斗力,也是不容小觑的。
    宋国地处中原,交通便利,四通八达,商业也是颇为繁荣。
    在中等国家中,宋国的经济实力可谓是碾压郑国、鲁国、卫国、陈国,仅次于吴国、齐国、晋国。
    为何?
    因为宋国的体量不够大而已。
    这些年来,宋国一直都从吴国那里进购武器装备,军需辎重,甚至还邀请吴军过来传授宋人的战阵之道。
    这也稍微的提升了一下宋军的战斗力。
    吴宋两国,一直和睦相处,除了并无利益上的纠纷,以及姻亲关系外,两国在贸易上的互通有无,也是占有极大的关系……
    “吴侯说笑了。”
    子栾尴尬的笑道:“不久前,我宋军这才在老丘一带败于郑军之手,如何能敌之?”
    闻言,庆忌只是摇摇头,说道:“宋公此言差矣。”
    “夫战,两国大战,从来都不取决于一场战役。”
    “郑人在老丘之战中胜于宋国,只是小胜,不足挂齿。若宋公继续增兵,与郑军一战,寡人料定郑人必败!”
    庆忌为何敢于言之凿凿的说出这种话?
    因为真正的国战,从来都不是一场战役所能决定胜负的。
    昔日的郑国,是为“春秋小霸”,国力鼎盛,哪怕是在子产当政期间,郑国都能拿出一千乘的戎车作战,号称“带甲之士十万”。
    不过,随着这些年来,晋、楚、吴三国的不断打击,郑国的国力早已倾颓,山河日下。
    不可否认,在战斗中,郑军的战斗力是越来越强,但是真正打起来,郑国却未必能干得过宋国。
    为何?
    因为真正的国战,是两国在国力上的较量,而非是一两次战役的胜负所能决定的。
    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在子栾(宋景公)中期,宋郑雍丘之战。
    时间大概是九年后,即公元前486年,郑国武子剩的宠臣许瑕求取封邑,没有地方可以封给他。
    许瑕请求取之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狼窝(肉监狱)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绝品儿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