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重生之吴霸春秋 > 第692章 欺世盗名之辈

第692章 欺世盗名之辈(1/2)

    庆忌所言,正是士吉射与中行寅最担心的地方。
    诸侯划地分晋,按理说与他们的关系不大。
    但是在今日的会盟上,郑伯姬胜和卫侯姬元的态度,实在是让二人不得不担忧。
    一旦晋国灭亡,他们这两个原来晋国的上卿,以及属于自己的封地,还能否继续保留?
    这最关键的,还是封地!
    二卿的封地散落于晋国各处,呈现犬牙交错之势。
    一旦诸侯分“赃”不均,最后倒霉的一定会是范氏和中行氏。
    若二卿归于齐国,或归于卫国、郑国,他们还能享有那么大的封地吗?
    晋国六卿,势力之大,等同于诸侯。
    齐侯、卫侯、郑伯他们,能容忍权势这么大的卿大夫存在吗?
    那岂不是国中之国?
    “吴侯!”
    中行寅连忙站起身,朝着庆忌“扑通”一声,下跪行礼,含着热泪道:“请吴侯为我中行氏做主!”
    “祖宗留下来的基业,断不可失!”
    “若吴侯能收留,在下愿意以中行氏之封地并入吴国,世世代代,与国同戚!”
    见状,士吉射跟着向庆忌大礼参拜,一脸悲伤的神色说道:“吴侯,在下与中行子一般,愿为吴国上卿,请吴侯收纳!”
    庆忌闻言,故作思索之状,并没有马上答应下来。
    说真的,并不是庆忌看不起中行氏、范氏的封地,以及二卿庞大的家族势力。
    只是,吴国的传统一向是实行郡县制,以食邑代替了封地的存在。
    倘若庆忌网开一面,允许中行氏、范氏坐拥封地,岂不是开了一个口子?
    破了先例?
    万万使不得!
    再者说,中行氏和范氏的封地,散落于晋国各地,但是主要的封地势力在于晋西北,与吴国并不接壤……
    这鞭长莫及的,吴国岂能要一块飞地?
    中行氏和范氏,也不是会是真心投靠吴国,他们只是迫于形势的无奈之举……
    二卿所求的,无非是想请庆忌出面,维护他们的家族封地而已。
    真的投靠吴国?
    不可能。
    这对于吴国而言,未必不是一种隐患。
    得不偿失的那一种!
    “范子、中行子,请起,请起。”
    庆忌捋须一笑,虚扶了一下,让士吉射与中行寅站起身,然后缓声道:“汝二卿心向吴国,寡人心领神会。”
    “然,吴国居于江南,于中原诸事,鞭长莫及也。二卿之封地,多处中原,寡人何加焉?”
    显然,庆忌是不打算为士吉射与中行寅做主的。
    这让二人不禁心慌意乱。
    中行寅急声道:“吴侯,今诸侯皆有划地分晋之心,唯独吴侯你心存大义,有昔日齐桓晋文之遗风也。”
    “若是连吴侯都不能为我中行氏、范氏主持正义,何人可为之?”
    “难不成是齐侯?”
    还不等庆忌说话,坐在一边的士吉射便嗤笑一声,说道:“齐侯?哼,齐侯此人,见小利而忘义,做大事而惜身,何足以谋大事?”
    “以在下观之,当今天下,能真正统率诸侯,成就霸业者,非吴侯莫属!”
    】
    “齐侯不过是一个欺世盗名之辈!”
    实际上,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一次的黄池之会,天子致伯,诸侯之长虽是齐侯,但,他是名不副实的诸侯之长。
    真正有能力,有实力成为方伯的,应该是庆忌。
    何以也?
    国力所致!
    为人所致!
    庆忌自继位以来,常年开疆拓土,拓展属于吴国的霸权。
    吴国的附庸国有蔡、徐、钟吾等九个小国。
    这些小国以前跟着吴国一起伐楚,没少获得城邑土地。
    这在一定程度上,证明庆忌的确是一个“大公无私”的霸主。
    当之无愧的诸侯之长!
    当然,庆忌的图谋更大……
    “齐侯有长者之风,齐国更是东方大国,不可不敬,不可不敬。”
    庆忌微微一笑道。
    对于霸主的虚名,庆忌的确是不太在意。
    他这一次动辄大战,跟着诸侯一起伐晋的目的,只是在于打垮霸主晋国,将晋国这个庞然大物肢解掉而已。
    现在,时机已经成熟了。
    站在庆忌面前的士吉射与中行寅,都是各自家族的宗主,属于晋国六卿之二,势力还不小。
    如中行氏,跟智氏一般,出自荀氏,二卿祖上是同宗同源的。
    中行氏的直系先祖是中行桓子。
    中行桓子,姬姓,中行氏,名林父,因中行氏出于荀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狼窝(肉监狱)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绝品儿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