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重生之吴霸春秋 > 第722章 一疏忽成千古恨

第722章 一疏忽成千古恨(1/2)

    庆忌飘了吗?
    飘了!
    开始刚愎自用了!
    自从吴国出兵伐晋,逐鹿中原以来,可谓是一路顺风顺水,并无多少坎坷。
    庆忌顺利的在成周会盟诸侯,成了当之无愧的天下霸主。
    这样的成就,就可以使庆忌远超齐桓公、晋文公和楚庄王。
    试问,天下列国,现在还有谁能与霸主吴国争锋?
    没有!
    历史上,哪怕是曹操、刘备、孙权这样的枭雄,也会一疏忽成千古恨,因为自己的刚愎自用,最后饮恨惜败,与自己的皇图霸业失之交臂……
    庆忌能不引以为戒吗?
    可能,庆忌还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飘飘然,开始变得刚愎自用,不可一世。
    但,孙武、范蠡等臣子,却是敏锐的察觉到了这一点。
    这可不是什么好征兆!
    孙武幽幽地叹了口气,说道:“大王既然将赵志父视作心腹之患,又为何小觑诸侯?”
    “大王,吴国的霸业,适才确立,还未稳固下来,一切皆有可能。”
    “臣仍然记得,大王昔日的雄心壮志,是为混一天下疆土,使大国无疆。而今大王只是称雄于天下,使诸侯朝吴,何以这般骄傲,小觑天下英雄?”
    “……”
    孙武的这一番话,可谓是字字诛心的。
    庆忌先是愣了一下,然后终于意识到,自己的态度并不端正,的确已经骄傲自满,开始轻视他人了。
    这样的飘飘然,真的是当年那个克己勤免,以壮大吴国为己任的庆忌吗?
    不!
    不是!
    庆忌旋即站起身,朝着孙武行了一礼,说道:“长卿,有你在寡人身边,以正视听,这是寡人的幸运,也是吴国的幸运。”
    “昔日寡人曾说,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未曾想,寡人差点着了道,几乎使自己的言行不可一致!”
    】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这已经成了庆忌的人生格言。
    但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庆忌能够及时纠正,也是上善之举了。
    孙武连忙向庆忌回了一礼,道:“大王,臣只是以为,大王还应该虚心,不可轻易藐视自己的敌人。”
    “善。”
    庆忌抓着孙武的手,一脸情真意切的表情,说道:“长卿,你真乃是敢言直谏之臣也。”
    “若按照你的说法,寡人是否应该防备,赵鞅联合诸侯,一起伐吴?”
    闻言,孙武缓声道:“大王的确应该防患于未然。”
    庆忌开始端正自己的态度,沉思起来。
    防患于未然吗?
    如何防?
    这是最难的。
    毕竟现在敌明我暗,庆忌还不知道,赵鞅那边有什么破局之法。
    “长卿,你说……齐侯敢于挥师伐吴否?”
    “这……不无可能。”
    孙武皱着眉头道:“齐侯已经垂垂老矣,可能活不了几年。这样的人,其实是最危险的。”
    “齐侯不满于大王使六家分晋之事,导致齐国无利可图。”
    “大王,而今我吴国的精锐大军,尽在中原,若齐军大吴,兵临金陵城下,怕是难度不大。”
    “……”
    这就是庆忌要防患于未然的地方。
    吴国的主力大军,全在中原,庆忌并不担心齐国直接出兵,援救赵氏。
    若是齐侯化身为“老六”,上演一波“偷家”的行为,则是庆忌不能容忍的。
    所以,庆忌要防的,就是防止齐军南下伐吴,捣破吴国的都城金陵。
    现在吴国家大业大,是当之无愧的霸主大国,庆忌没有必要,去冒这个风险。
    “金陵城坚固,易守难攻,便是齐国举国之兵伐吴,怕是也难以撼动。然,寡人要防患于未然,还是不应该让吴国本土疏于防备。”
    庆忌将目光放在了孙武的身上,沉声道:“长卿,就劳烦你先返回金陵一趟,以备不时之需。”
    “若战事爆发,你可为主将!”
    “诺!”
    孙武当即领命。
    庆忌从来都不打无把握之仗。
    现在吴国的主力尽在中原,都城金陵的防务空虚,的确是一个问题。
    庆忌实在是没有必要,去赌一把,赌齐侯没有那个胆子,去敢于挑战吴国的霸权。
    ……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此时的庆忌,正在寝室当中,跟自己的爱妃南子,还有七个周天子赏赐的美人“玩耍”。
    如何玩耍?
    此中深意,不足为外人道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狼窝(肉监狱)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绝品儿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