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重生之吴霸春秋 > 第754章 使大国无疆

第754章 使大国无疆(1/2)

    “呵呵,无用的霸主之名,要之何用?”
    伍子胥回怼了公子鸿一句。
    他是一个现实主义者,只注重利益,至于名声,在极大的利益面前,倒是可有可无的。
    现在的庆忌,的确不太看重“霸主”的虚名了。
    庆忌要使吴国扫灭列国,一统天下,必须要舍弃掉方伯之名,让这个本就礼崩乐坏,伐战频频的世道,变得更加混乱。
    即,天下正式提前进入战国时代!
    “父王,三思!”
    公子鸿喟然长叹道:“若按照大司马的方略,我吴国即便是吞并所有附庸国,日后都未必守得住!”
    “如此,岂不是便宜了他国?”
    “鸿公子……”
    伍子胥还想反驳公子鸿,却被庆忌摆了摆手阻止下来。
    只见庆忌意味深长的看了一眼公子鸿,随后缓声道:“吴鸿,岂不知凡事,有舍必有得?”
    “寡人若要稳固吴国的霸业,使治下的子民长治久安,何其容易?”
    “然,寡人的夙愿,已经非是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寡人是要混一疆土,使大国无疆!”
    “若是放弃一些城邑土地,便可使寡人成就前无古人的伟业,寡人何不‘康慨’一些?”
    还有一些话,庆忌并没有跟众人说出来。
    存地失人,人地皆失。
    存人失地,人地皆存!
    庆忌要打破现有的天下格局,就不能太过小气,以至于瞻前顾后,犹豫不决。
    其实,不论是庆忌,还是伍子胥,心里都清楚。
    要是按照公子鸿的想法,在他们的有生之年,吴国无论如何,都无法一统天下。
    庆忌且不说,伍子胥已经年过六旬,半截身子已经入土的人,岂敢奢望看见吴国包举宇内的一日?
    明白庆忌的想法后,公子鸿不由得沉默了下来。
    他同样有些事,没有跟庆忌明说。
    不过,相信庆忌也是心知肚明的。
    何事?
    那便是吴国扩张的脚步太快,根基不稳,国内虽然看似国富民强,兵戈犀利,一片祥和,但是底下却是少不了暗流涌动。
    吴国这二十年间,灭国占地不少,却并没有来得及消化,遗留下了诸多弊端。
    一旦吴国遭到一场大败,或者庆忌暴毙而亡,看似无比强大的吴国势必崩溃,甚至是有土崩瓦解的危险……
    庆忌未尝没有看见吴国这样的祸患。
    只是,他几乎是没得选。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庆忌倘若是静下心来,慢慢的消化吴国内部的人口,这些祸患势必烟消云散,不会威胁到吴国的社稷。
    然而,这可能吗?
    “孙武,你怎么看?”
    庆忌将目光放在了一直都默不作声的国尉孙武的身上。
    被点到名字的孙武,想了一下,随后起身,朝着庆忌作揖道:“大王,臣以为我吴国的十三个附庸国,自然要吞并,但,不是现在。”
    孙武显然是赞同公子鸿的主张。
    不过,又有所不同。
    只见孙武沉吟道:“我吴国的北部疆域,若要敌对北方诸国,防线过长,自东向西,从淮水一线到商于之地,迢迢数千里。”
    “若是吴国吞并各个附庸国,势必成为天下诸侯之公敌,届时淮水以北,或大江(长江)以北的城邑土地,或将全部沦陷,为他人做嫁衣裳……”
    孙武指出了吴国一个较为明显的缺陷——
    疆域过于广袤!
    疆域过于广袤,其实是有利有弊的。
    利处在于战略纵横够长,可以凭借着地理优势,硬生生的将来犯之师拖垮,然后击败。
    弊端就在于边境线太长,需要驻防的兵马注定不会少。
    仅仅是如此,诸侯联军还可以从多个方向进攻吴国。
    让吴国防不胜防!
    “大王,臣以为吞并各个附庸国之事,可作为第二步计划。这第一步,大王应该缩短我吴国的北部防线,而后进击中原,吞并北方诸国,一统天下!”
    “缩短防线?如何缩短?”
    问出这句话的是太子恒。
    他的确不太明白孙武的想法。
    诚然,孙武当过太子恒的先生,传道受业解惑,但仅限于军事,而非战略目光……
    太子恒固然聪慧过人,却还是不及孙武机智,思维之敏捷也跟不上孙武。
    至于庆忌,嘴角已经微微翘起。
    显然,他跟孙武的想法是不谋而合的。
    “第一步,向东灭齐,或是向西灭秦!”
    “嘶!”
    孙武的话音一落,在座的伍子胥、太子恒、公子繁、公子熙都不由得倒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狼窝(肉监狱)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绝品儿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