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飘向南方的浮萍 > 第十四章

第十四章(2/3)

的芳香,小丽陶醉在其中,豪情有点奔放,以诗抒发她的情怀。
    同时感染了方伟,赋诗一首,王安石的‘登飞来峰’;“飞来山上寻千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两人互相对视着,会心的笑起来,方伟和小丽用足全身力气,扯着嗓子,一起大声喊;“梧桐山,我们来了。”
    喊声回荡在群山之中,余音缭绕在天地间,随着天上云朵,飘向很远的地方。
    他们疯过一阵后,冷静下来。小丽说道;“整天忙来忙去,也不知道到底在忙些啥。这几年,没有亲近过大自然,我们这里变化很大,没有具体概念,只是一个大概印象。今天,站在梧桐山顶,才真正领略到,家乡变化之大,着实令人惊讶。刚才朗诵的那首诗,是我对大家乡缺乏了解,表达的歉意。”
    方伟笑着说道;“刚才你朗诵的那首诗,很贴切你当下的心情,有些事情,还要站远一点,才能看清楚。”
    小丽说道;“说的对!身在再熟悉不过的岭南,却忽略了它,以及日新月异的变化,我惭愧的很。今天登高一望,南岭市规模之大,远超我的想象,是我没料到的,南岭不愧是改革开放的领头羊。”
    方伟说道;“你能从一个城市的变化,与全国发展趋势联系起来,可见你胸怀之大,是否也和受到父母影响有关?”
    小丽说道;“父亲对我影响很大,但有些看法也有不同,现实生活中遇到具体问题,我的认知,浪漫多于理性。”
    方伟说道;“你看待事物正面多于负面的心态,是难能可贵的,具有高尚的品质。”
    小丽说道;“话题有点太大了,扯的也太远了,还是说说你自己吧。”
    方伟说道;“我没什么好说的,说出来也有局限性,没你站得高,看的那么远。”
    小丽说道;“这话我不爱听,你是在恭维我,还是在讽刺我?”
    方伟笑着说道;“我只是顺口说说,没别的意思,你就不要那么认真了。”
    小丽说道;“还是说说你自己吧,没必要讲究那么多,想到啥说啥,能否说一说,你对距离和美之间的看法?”
    方伟想了想,说道;“以前做过的事,当时不觉得有什么不妥,隔一段时间,再回头去看,才知道错在哪里。有些人说,距离产生美,就我个人而言,我不这么让认为。如果是朋友,要由远而近的,保持零距离,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亲密无间’。两个人相处融洽,不离不弃,心灵共鸣,能迸发出激情,那才是真正的美。”
    小丽说道;“你说的没错,没几个人能做到,在理性和感性之间,很难把握好,很难取舍。在现实生活中,遇到具体的人和事,很少有人能够做出,正确的选择。
    方伟说道;“人们对事物的判断是否正确,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有一条最基本的原则,那就是公理,什么是公理,就是大多数人认为正确的。打个简单的比喻;少数人,偷抢别人东西,掠夺他人钱财,想不劳而获,目的是为了享受;有的人,为了一口吃的,违心去偷窃,目的很清楚,仅仅是为了活下去。前者好判断,傻子也知道偷盗是错的,人们难以决断的是后者。”
    小丽看了一下手表,说道;“时间不早了,暂且放下这些话题,以后时间多的是,再详细探讨吧。”
    太阳已经偏西,它从山的那一边拖拽着长长的、依恋的影子,仿佛不想让这有意义的日子随便过去似的。
    山顶空地上的碎石,周围的山川,这时,好似也松弛了它一整天的负重,阵阵散发出的热气来。
    天边竟给夕阳的余晖烧红了,红的象火,亮的象金。顷刻间,一层层的加浓,已酿成深红的一片。
    小丽和方伟,在山上几乎呆了一整天,中午随便吃了点零食,此时,他们感觉有点饿。
    小丽说道;“我们下山吧,再过一会儿,天就要黑了,下山的路看不清楚。”
    风渐渐地大起来,天上的云层像大海的波涛在飞走,风呼呼地拧着树干,树梢在吱吱的响。
    方伟和小丽站起来,顺着小路向山下走去,有些路段坡有些陡,布满了小石子,像溜冰场一样滑。
    方伟走的有些快,摔了两跤,屁股上全是土,站起来拍了拍衣服,回头见小丽站在不远处,笑他摔跤的样子,真应了那句老话“上山容易下山难。”
    方伟说道;“小丽,这一段儿路不好走,你慢慢走过来,扶着我的肩膀,这样你就不会摔倒了。”
    两个人费了好大劲,跌跌撞撞的走到山下,小丽擦了擦头上的冷汗,说道;“上山时没有费多大劲,没想到,下山比上山还累,现在腿都抬不起来。”
    方伟笑着说道;“小时候,我们经常去山里玩儿,活蹦乱跳的,你比谁都跑得都快,喊都喊不住。现在养尊处优,缺少乏锻炼,体能已经下降了。”
    小丽撇着嘴说道;“我就那么弱不禁风?你把我说成啥了,主要是这几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狼窝(肉监狱)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绝品儿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