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重生北魏末年 > 第十三章 东行

第十三章 东行(1/2)

    大军自离开漳水,行至壶关,高欢终于得到了河北起义的具体消息。
    如今河北义军锐气正盛,高欢不愿直面锋芒,于是在壶关大王山设立营寨,习惯性的观望局势。
    老观望家了,属于是。
    逗留大王山,高欢也并非无所事事,他一方面不断派人往河北探听消息,另一方面又从六镇降人中拣选青壮,得兵万余,于是一门心思扑在了部队整编上。
    直到高澄领着段韶、斛律光向他请求出使河北,试探士族心意、伺机联络同志,才让高欢暂时放下了部队整编。
    经过几个月的谋事,高欢很满意高澄的能力,尤其是靠脑子吃饭这一点,像极了他贺六浑。
    而高澄嫡长子的身份,也注定了麾下没有人比他更能够取信河北士族。
    沉吟许久,高欢还是不放心道:
    “阿惠既有此心,为父自当应允,只不过河北纷乱,沿途盗匪甚多,仅你们三人是否”
    高欢话未说完,高澄就笑道:
    “多谢阿爷爱护,但孩儿以为还是轻车简从的好,况且表兄与明月弓马娴熟,必能保孩儿周全。”
    高欢想了想,既然是秘密出使,确实不宜有太多人随行,自己本想调拨一队亲卫随行,也不过是关心则乱。
    他叮嘱段韶、斛律光道:
    “铁伐、明月,我将阿惠托付给你们,他虽聪慧,但毕竟年幼,你们要承担起兄长的责任,看护好他。”
    两人连忙应是。
    约定好明日清晨出发,高澄往娄昭君处告知行程,自然又听了娄昭君一番念叨。
    而段韶、斛律光也各自回帐收拾行囊。
    翌日,天刚蒙蒙亮,娄昭君就领了侍女进来,亲自为高澄梳洗。
    “我只是个妇人,不懂你们男人的志向,只希望你能健健康康长大。”
    娄昭君为高澄解散一根根细辫,叹气道:
    “你们父子已有决定,我也劝不了,劝了你们也不会听。”
    “阿母”
    高澄不知道该如何劝慰,这段时间以来,他确实疏忽了家人。
    一时间,营帐内的氛围有些伤感。
    娄昭君抿着唇,舀淘米水仔细为高澄洗涤长发。
    将长发用布块搓干后,又为高澄束起发髻,再插上一根发簪。
    娄昭君移步至前,捧着高澄的脸蛋左右瞧看,终于笑道:
    “真是个俊俏的汉家小郎。”
    “阿母,快拿铜镜给我看看。”
    高澄迫不及待的接过铜镜,一会儿举过头顶,一会儿又置于胸前,各个角度都要看上许久。
    果然,还是这种模样更俊朗。
    高澄举着镜子,问道:
    “吾孰与晋州高公美?”
    “君甚美,高公何能及也。”
    娄昭君捂着嘴笑道。
    高澄乐得眉开眼笑,自得道:
    “高郎,晋州之美丽者,高公不能及也。”
    一番戏言将离别的伤感被冲淡,娄昭君也被他逗得花枝乱颤。
    母子谈笑间,晋州高公也来了高澄帐中。
    高欢见妻子一面斜眼看他,一面掩着嘴,看眉眼,似在偷笑,感觉一头雾水。
    但这不重要。
    “阿惠,我们家出自渤海高氏,只是先祖获罪才迁徙怀朔,因此断了联系,若有机会,你可以去冀州试探高乾、高昂兄弟的心意。
    另外,出门远游,有个表字也更方便,行程匆忙,冠礼是来不及了,你乳名阿惠,我为你定下‘子惠’二字。”
    “孩儿谢阿爷赐字。”
    高澄起身,郑重行礼道。
    虽说只是事急从权,但似乎、好像、也许,自己算是成年人了。
    再看看自己矮小的身材,好吧,只是名义上的成年人。
    我才十一岁,身高还能再长。
    和煦的晨风教人心绪舒畅,高澄远远望见段韶、斛律光挎着布包,牵马等在营门口。
    与高澄一般,段韶、斛律光都束发插簪,作汉家儿郎模样。
    只不过两人虽站在一起,脑袋却各自偏向一方,一副很不情愿与对方为伍的样子。
    高澄让他们随行,就是希望创造机会,彼此间增进感情。
    毕竟,炒菜放多了盐,你不能把菜晾在一边,说时间会冲淡一切。
    他绝对不是为了出门带两张ssr卡炫耀。
    他真不是抖这种威风的人。
    嗯,也许将来可以学李克用,来个十三太保,组团出道。
    跨上自己心爱的小黑马,从娄昭君手中接过布包。
    颠了颠,不轻呀,除了换洗衣物外,估计塞了不少永安五铢在里边。
    娄昭君交代他干粮和水壶就放在鞍袋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狼窝(肉监狱)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绝品儿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