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重生北魏末年 > 第四十二章 亲事

第四十二章 亲事(1/2)

    ‘父王容禀,孩儿听闻:自古天子之位,传承有序。前汉昭帝继武帝之位而不幸早夭,昭帝无后,霍光迎立武帝之孙刘贺,仅二十七日,旋即废黜,是何缘故?皆因霍光心仪武帝曾孙刘病已,才将刘贺纳入世系序列。
    本朝开国以来,一如旧制,父子相继,直至孝明皇帝为胡太后毒杀,尔朱氏主政,这才乱了秩序。
    孝明皇帝为孝文皇帝之孙、宣武皇帝之子,当今宗室凋零,孝明皇帝子侄多为幼童,父王正可用恢复次序为名,迎立幼主。
    清河王世子元善见,时年九岁,为孝文皇帝曾孙,可嗣孝明皇帝,待善见年长,父王权势早已稳固,或废或奉,只在父王一念之间。
    父王切不可因人言,而迎立长君,天柱之事,犹在眼前,不可不思之、忌之。
    儿澄,顿首百拜。’
    高欢将目光从高澄信上移开,不禁对堂下众心腹自嘲笑道:
    “贺六浑畏惧人言,欲立长君,寻访多日不得,却被阿惠一语惊醒。”
    说罢,将信纸交给孙腾等亲族旧友传阅。
    孙腾等人看罢书信,纷纷称善,这确实是一个很好的理由。
    高欢彻底放弃了迎立元修的想法,元修懦弱,确实是个合格的傀儡,但正如高澄所言,长君哪有幼主合适。
    而且元修是孝文帝之孙,与孝明帝同辈。
    更何况他高欢诛讨尔朱氏而当权,迎立新君,继嗣孝明帝,名正言顺。
    高欢立即命人请清河王元亶与世子元善见入府商议。
    元修怎么也想不到,他一番精彩演技骗过了高欢,却输给了高澄一封书信。
    “孝明皇帝之后,尔朱乱政,皇位传承,辈分次序混乱,正需拨乱反正,清河世子为孝明皇帝子侄,宜继嗣孝明皇帝,为大魏天子,也请大王为大司马,辅佐天子,重振朝纲,不知大王意下如何。”
    “大王垂爱,亶与善见感激涕零,善见为元氏子孙,兴复大魏责无旁贷,善见,快,还不谢谢大王拥立之恩。”
    听说高欢欲要举荐自己为大司马,元亶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他赶紧拉出躲在身后的元善见,说道。
    元善见被元亶拉了出来,却还是紧紧拽着父亲的衣襟不松手。
    他并非不晓世事的稚童,从父亲与堂上的高欢交谈之中,元善见知道自己要做天子了。
    但他很害怕,胡太后毒杀孝明帝时,他还小,只在旁人口中听说过,但元子攸被杀,元晔、元朗先后被废,元恭被幽禁都是近在眼前的事情。
    元善见读过不少书,刘宋以来被废的天子没有过好下场,他不知道将来等待自己的是什么。
    一条白绫缢死?一床棉被闷死?还是一杯鸩酒毒死?
    在父亲的催促下,元善见颤巍巍地行礼道:
    “善见谢大王爱护。”
    这个孩子畏惧的模样,让高欢略微有些不忍。
    “莫要多礼。”
    高欢扶起元善见,为了安定元亶、元善见父子之心,高欢沉吟道:
    “欢有一女,与世子年岁相仿,或可为世子良配。”
    元善见还未有所表示,元亶已经迫不及待道:
    “大王恩情,亶与善见不敢相忘,亶也有一女,年方八岁,听闻世子尚未婚配,你我两家,或可再结亲好。”
    自古婚配就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高欢也没想过要去征询高澄意见,一番考虑得失后,当即应允。
    三言两语间,自己的婚事就被定了下来,元善见想到了汉献帝迎娶曹操之女,最终保全性命的事迹,这让他心中稍安。
    赶紧拜谢道:
    “大王以爱女许我,善见必以高氏女为皇后。”
    高、元两家就此定下姻亲关系。
    如今的元善见只想保住性命,但在天子之位上坐久了,心中所想,谁又能知道。
    元善见父子辞别后,高欢立即召集洛阳群臣商议天子人选,授意孙腾以继嗣孝明帝为名,推举清河王世子元善见。
    众人对于高欢弃长君,立幼主的做法多有腹诽,但恢复传承次序之名无可指责,最终在高欢的推动下,确定元善见继任北魏天子。
    元修、斛斯椿、王思政等人的失望自不必提。
    新任天子人选既定,元恭即遭废黜,与元晔、元朗居于洛阳,府邸内外,多有监视。
    532年四月二十五,元善见过继给孝明帝,于洛阳东郊即位,以鲜卑旧礼祭拜天地,入御太极殿,受群臣朝贺,于阊阖门颁诏,改元太昌,大赦天下。
    同时任命高欢为大丞相、天柱大将军、太师,世袭定州刺史。
    任命清河王元亶为大司马,居尚书省。
    又加授高澄为侍中、开府仪同三司。
    旨意还没到达邺城,高澄已然怒火中烧:
    高欢派来幕僚传信,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狼窝(肉监狱)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绝品儿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