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重生北魏末年 > 第一百零六章 东西抉择

第一百零六章 东西抉择(1/3)

    当贺拔岳得知侯莫陈悦同意发兵攻打曹泥,一时间竟还不敢相信,直到确认侯莫陈悦兵出陇山,他才匆忙召集部众准备与侯莫陈悦汇合。
    能让侯莫陈悦与曹泥相互消耗,没有比这更合贺拔岳心意的事情了。
    夏州刺史宇文泰得知消息,去信劝告,担心其中有诈。
    贺拔岳却不置可否,他从未瞧得起侯莫陈悦,这个人能够起势,不过是借了他的东风。
    两人分为左、右厢大都督随尔朱天光入关陇平乱,但平定关陇却是他贺拔岳一人之功。
    诛灭关中尔朱氏势力,也是贺拔岳分化其部众,裹挟侯莫陈悦而为,又让此人平白捡了份大功劳。
    既看不上侯莫陈悦的本事,又能轻易分化侯莫陈悦的部众,贺拔岳的轻视倒也可以理解。
    侯莫陈悦出陇山,犹如贺拔胜之于高澄,掌中玩物而已。
    一如高欢所想,在贺拔岳看来,‘天下英雄,唯岳与欢耳。’
    也不怪高欢、贺拔岳两人瞧不起萧梁。
    北方三次大动乱,萧衍在做什么?
    528年,尔朱荣河阴之变后,北魏面临河南之地全面崩溃,河北葛荣起义,青齐邢杲起义,关陇义军正兴盛的局面。
    萧衍命陈庆之率七千人护送元灏北上称帝。
    530年,尔朱荣死于元子攸之手,尔朱荣麾下大将人心惶惶,元子攸在洛阳举兵欲要与尔朱氏殊死一搏。
    萧衍派北魏降将范遵护送元悦北上称帝。
    532年,高欢在信都建义,与尔朱氏反目,在河北决战。
    萧衍又让北魏降将羊侃护送元法僧北上称帝。
    三次大动乱,不管哪一次让桓温、刘裕遇见,都要说上一句‘如此良机,千古难觅。’然后尽起麾下大军北伐。
    可吃斋念佛的萧衍却有一颗菩萨心肠,他绝不趁人之危。
    有这样的君主,谁又会把南梁放在眼中。
    连小高王都轻视他。
    而此时的洛阳,高澄对于高欢的密谋还被蒙在鼓里,翟嵩主动请缨前往挑唆侯莫陈悦与贺拔岳之间的关系,高欢只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
    高家父子耍弄贺拔胜,是因为贺拔胜置身于自己掌中,可以用各种方法迫使他按照自己所想,做出行动。
    但贺拔岳身处关西,脱离高氏掌控,这中间的偶然性,不是高欢所能预料到的,对他来说翟嵩此行,最好的结果也只是挑起关陇火并,削弱对手实力。
    若是只因翟嵩请缨入关挑唆,就认定贺拔岳危在旦夕,那穿越的就不只是小高王,还有贺六浑。
    晋阳与洛阳相隔不算远,但绝对谈不上近,高欢也不会事事告知,那是高澄对高欢才应该做的事。
    高欢不知会,高澄却记得清楚,历史上,明年的正月将是贺拔岳的死期。
    但高澄并没有被历史知识所误导,他清楚的明白,由于自己建议高欢扶立元善见,致使元修不能上位,历史已经彻底改变。
    贺拔胜没有获得三荆等七州军事,被他早早赶去了南梁。
    而贺拔岳也没有都督关中二十州诸军事的名号,仅以关西大行台的身份统御关中。
    如今,高欢一如历史上的作为,开始裁撤行台,肃清地方势力,这毫无疑问会提前激化关西矛盾,贺拔岳也不可能再于明年正月死于侯莫陈悦之手。
    如果贺拔岳不死,能够阻扰宇文泰上位,毫无疑问,高澄乐成其见,这也是他愿意协助高欢推进裁撤行台的原因。
    贺拔岳是一名优秀的统帅,而宇文泰毫无疑问则是一位雄主。
    但谨慎如高澄,还是做了两手准备,万一,万一侯莫陈悦再一次成功了呢。
    这可是统一北方的大好机会!
    为此,高澄在洛阳整军备战,准备关西一旦出现变故,立即率领京畿军三万四千人西进。
    在此期间,因高澄平定贺拔胜,侯景调任荆州,东方暂无统兵大将镇守。
    心向南方的汉人王早在下邳(江苏邳州)袭杀刺史,占据东徐州向南梁投降。
    高欢命高澄领兵征讨,却被高澄拒绝。
    这也是他真正意义上第一次违抗父命。
    硬挨了一顿打,却也只说裁撤行台,关西将有大乱,此大好时机,不愿东征。
    对于高澄来说,若有机会全据关中,莫说丢了东徐州,哪怕整个河南全丢了他都乐于接受。
    高欢虽然恼怒,但见高澄态度坚决,只能任命殷州刺史邸珍为徐州大都督、仆射,领兵征讨。
    名与器,不可轻易予人,不愿将徐州大都督一职授予旁人,也是高欢执意让高澄出兵的原因。
    正逐步剪除地方势力的高欢不愿看到关东再添一名半独立的领兵大将。
    邸珍是定州中山人,参与杜洛周起义起家,又跟随葛荣,之后随高欢东出往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狼窝(肉监狱)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绝品儿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