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重生北魏末年 > 第一百一十四章 东西首战之序幕

第一百一十四章 东西首战之序幕(2/3)

的高欢不知道答案,他只明白,通往权力的道路白骨垒垒,贺拔允不是第一个死于自己手上的故人,也绝不会是最后一个。
    当贺拔允的死讯传到南梁,贺拔胜泣血哀嚎,两位至亲兄弟都因高欢而死,这份仇怨刻骨铭心,他赤红双目向萧衍请辞,希望放他入关西助宇文泰与高欢死战。
    萧衍没多少心气,但北方实力对比还是看得清楚,他不仅同意了贺拔胜的请求,还让前段时间南下投奔的武川人独孤如愿、杨忠一同由蜀地入关中。
    就在贺拔胜、独孤如愿、杨忠三人准备由西向北时,位于蜀地与关中之间的陇山地区,再起波澜。
    可朱浑元得到使者回报后,也在收拾行囊准备东归。
    而这么大动静不可能瞒得过时刻注意关陇动态的宇文泰。
    他有心领大军阻止可朱浑元东出投奔高欢,但高欢这次没有拉胯。
    因为早早与可朱浑元有了约定,高欢吸取教训,命妹夫厍狄干领军三万驻蒲津,连襟窦泰领兵两万进逼潼关,两路人马威胁宇文泰,使其不敢阻拦可朱浑元北上,经荒漠回归关东。
    正如高欢预料,宇文泰的长安大军果然没有西进,只安排沿途州郡追击拦截鲜卑可朱浑部三千户,但他另有谋划。
    可朱浑元沿途数次设伏,将追兵全歼,途径河州,源州后,最终抵达灵州,受到曹泥的接待。
    曹泥女婿匈奴人刘丰与可朱浑元有旧,询问他东归的原因。
    可朱浑元并没有说母亲、弟弟都在晋阳,或者他怀朔大安人的身份,反而夸赞起了高欢。
    他声情并茂地说道:
    「尔朱氏为政暴虐,而高王心系天下,毅然于河北建义,彼时马步军不过两万,而尔朱氏有大军不下二十万,此高王之勇也。
    「广阿之战,尔朱兆、尔朱度律、尔朱天光三路联军齐聚河北,高王仅以两条流言退去尔朱氏十万联军,此高王之智也。
    「韩陵一役,尔朱氏溃败,各地刺史纷纷献城而降,高王不费吹灰之力,鲸吞关东,此高王之得人心也。
    「如今高王虎踞晋阳,拥并州胡兵二十万,就连贺拔岳也只是略作离间,便身死河曲,当今天下谁又能当高王敌手?」
    可朱浑元一番话,深深触动了刘丰,高欢既勇且智又得人心,更是手握关东富庶之地,麾下精兵强将云集,宇文泰又怎能抵挡。
    送走可朱浑元,刘丰的心中也对高欢生出向往之情。
    暂且不提可朱浑元接下来途径荒漠的辛苦,这时候的潼关已然陷入战争的阴云。
    将时间拨回高欢命窦泰南下威胁潼关。
    当高澄听说这一安排,大惊失色。
    他立即征召麾下京畿将士回营,又名崔暹加紧调集粮草,以作大军西行供应。
    而远在长安的宇文泰得知高欢的军事安排,他立即召开了一次军事会议。
    与会众将或以关隘坚固为由,支持大军西行,追击可朱浑元,顺道消灭灵州曹泥势力。
    或希望能按兵不动,防备厍狄干由蒲津入关,以及窦泰攻占潼关,任由可朱浑元东出,也能白捡渭州、秦州。
    但宇文泰却力排众议,只命沿途州郡拦截追击,自己却要领大军东出。
    对于众将的疑惑,宇文泰解释道:
    「可朱浑元东归,实质是我们相较于贺六浑在实力上处于劣势,只有东出潼关,打出威望,才能安抚关西人心。
    「如今高欢虽与刘蠡升交好,但其人多疑,必不敢亲领大军由蒲津入关,关中自无忧患。
    「况且高欢征战,窦泰常为先锋,自广阿、韩陵之后,三百里奔袭秀容川,突袭纥豆陵伊利,逢战皆胜,难免将骄兵惰,窦泰无备,轻易可破!」
    话音刚落,宇文泰的族子直事郎中宇文深当即表示赞同,其余众将一番深思后,也纷纷拥护宇文泰的决定。
    于是宇文泰对外放出假消息,他要将部众分为两半,一部分加强关隘防御,另一部分则有他亲领,西进追击可朱浑元。
    潜伏在长安的听望司探子历经艰苦才将消息传回关东,首先得到消息的是威胁潼关的窦泰。
    为了防止消息传播延误战机,高澄在设立听望司时就强调若有敌方军事调动,必须通报前线领兵大将。
    窦泰被这一假消息所骗,或者说他压根就没想到宇文泰会在厍狄干进驻蒲津,威胁关中腹地,而陇山又有可朱浑元执意东归的情况下,敢于找他的麻烦。
    这其中肯定就有宇文泰所提到的常胜之师,将骄兵惰的问题。
    在窦泰毫无察觉中,宇文泰打着拦截可朱浑元与加强关隘防御的名号,将大军分作两部,一东一西出长安。
    才出城,军队便在灞上汇合,宇文泰自领六千骑先行,步卒徐徐在后,一场灭顶之灾似乎即将降落在窦泰的头上。
    而洛阳城中,高澄来不及征伐民夫,甚至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狼窝(肉监狱)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绝品儿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