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重生北魏末年 > 第一百三十四章 少年慕艾

第一百三十四章 少年慕艾(3/3)

,赶紧将元季艳吩咐之物带来。
    元季艳当即手书一封,交代家中奴仆骑马往洛阳送信。
    高澄接到高欢回信的时候,已经翻了年,高澄也十五岁了。
    也许是常吃牛肉的关系,十五岁的高澄不再会因身高自卑,他已经能够挺起胸脯直言自己是堂堂七尺男儿。
    太昌四年(535年)正月。
    朝堂上有人开始商议起了更换年号,却被高澄压了下去。
    年号换来换去,平白增加后人学史的难度,反正他当初看史书时,就被明代以前,换来换去的年号折磨了许久。
    既然得了高欢的允许,高澄也将重构马政提上了日程。
    高澄特意跑去营构监找高隆之商议在河南、河北兴建牧场。
    高隆之这人胆量不大,但凡与工程有关的事情找他准没错。
    这位便宜叔父可是高党少有的理工科人才。
    北齐建立后,他在相州监造冶铁炉,引水鼓风炼铁,被称为“冶炼老祖“。
    若非高隆之的职位调动不是高澄能够干涉,他早就让这位叔父给自己炼铁去了。
    而历史上,高隆之负责增筑邺城时,又建造堤坝防止漳水泛滥,还在漳水上建造了水碾,邺城及周围百姓受益良多。
    当然,这位叔父结局不怎么好,与其子二十多人被高洋所杀,投尸在他曾经治理的漳水之中,史载‘天下称冤。’
    又是那混蛋老弟造孽,回去便要把塾师唤来,给他加重道德课业,别的书就别看了,先学会做人再说。
    高澄将重构马政一事告诉高隆之,请他帮助自己在河南、河北牧场旧址上,重新兴建。
    这事本就与营构监有关,哪怕不念及高澄与自己的情谊,高隆之也会尽力相帮。
    高欢旧部中,除去娄昭这位久在洛阳的亲舅舅之外,就数高隆之与高澄最是亲善。
    最初随高澄坐镇洛阳的四位侍中:高乾、孙腾、封隆之、高隆之。
    其余三人早就被调走,只有高隆之与高澄一直密切配合。
    有高隆之相助,高澄也安心当了一回甩手掌柜。
    仅是重建牧场而已,高隆之要都能把这事搞砸,也白瞎了历史上那么大的名头。
    半道回了趟渤海王府,吩咐教书先生加重高洋课业,高澄继续往尚书台处理政务。
    元季艳的书信比高欢晚了几天。
    收到元季艳的来信,高澄不由回想起在灵堂外回廊处的相遇。
    当时她身穿孝服,抱着两床薄被就站在月光下,只低着头,望着脚尖。
    高澄赶紧摇晃脑袋,都怪自己步入青春期,整日胡思乱想。
    展开书信,一笔娟秀好字映入眼帘:
    ‘子惠安好?见信如唔,晋阳一别,已有半载’
    高澄将信收了起来,眉头紧皱。
    原以为当初在灵堂上劝阻了高欢,就能打消他抱养高睿的想法,没想到,他还是要让这对母子分离。
    元季艳月光下的身影与她苦熬十年香消玉殒的悲惨结局在高澄脑海中重叠。
    他仿佛看见了月光下的元季艳抱了两床薄被,却容颜憔悴。
    她无助地望着自己,最终呕血而亡。
    ------题外话------
    还有一章5000字大家明天起来再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狼窝(肉监狱)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绝品儿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