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重生北魏末年 > 第三百五十三章 药王(4000)

第三百五十三章 药王(4000)(3/3)

愔、中书令司马子如、侍中窦泰、李元忠、封隆之、兼任此职的左仆射孙腾、吏部尚书崔暹、户部尚书崔季舒、兵部尚书封子绘、黄门侍郎崔昂等人。
    除孙腾与窦泰以外,清一色都是汉族士人,其中大部分出自河北,高隆之包含在内。
    真正身居高位的鲜卑文官,只有孙腾一人,毕竟窦泰身上武将属性更为浓厚。
    在高澄麾下,形成了鲜卑主军事,汉人主文事的局面。
    鲜卑与汉人分事军政,却也没人对此有异,毕竟早些年高家父子军政分治,高欢在军事上依靠鲜卑将领,高澄再政治上重用汉族文士,这样的日子都过了十年,也都早就习惯了。
    不过汉族军事力量却在悄然提升,一开始是高澄十年前在洛阳设立京畿军团,吸纳了不少汉人成为战兵,后续更有2万盐兵,即如今的辽兵,以及5万水师设立。
    早些年高欢不准高澄插手六镇鲜卑,高澄组建京畿军团与盐兵部队只能从汉人之中招募。
    掌权之后又有为南征做准备为名,设立五万水师,也不可能从鲜卑将士中选拔。
    悄无声息的,高澄也积攒了不俗的汉族军事力量,只不过占大头的水师在北方可起不到多少作用,稍微能打的2万辽兵,又镇守辽州。
    故而汉族军事力量的提升,并未引起鲜卑将领们的重视。
    高澄做这些事,并非是要与鲜卑派系对立,他清楚的知道,这群人才是自己的根基,只要善待他们,有高欢以及自己两代人的恩泽,鲜卑将士们会是高齐政权最忠实的拥护者
    提升汉军比重,只不过是为了能在将来更顺畅的推行一系列政策,以实现汉族与鲜卑族的融合。
    如今的时局已然清晰,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不可能会发生战事,高澄也有意识地开始在各地州郡兵中裁撤老弱,减少开支,也是放他们能够全身心投入生产。
    若非南征必须编练水师,高澄绝不会在养民休战期间,增设这样一支部队,毕竟打造战船也不是一笔小花销。
    家里停电了,今晚先更4000,差1000明天补上,明天第一更会比较晚,大概下午五点前吧,第二更还是晚上十二点。
    关于孙思邈的生年有好几种说法,这里用的是541年出生一说。
    感谢书友无痕在行之远的打赏。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狼窝(肉监狱)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绝品儿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