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大明:我与朱棣争天下 > 第23章 募兵

第23章 募兵(1/2)

    王斌、韦达、盛坚三人都算战场勇将,战力也不差,当年都跟着他冲锋陷阵,所以被朱高煦看重,招为麾下。
    侯海为人精明,善于理财,朱高煦让他管理王府财库。
    钱巽和钱常还是族人,两人都有点文采,那钱常似乎很会打探消息,以前常为朱高煦留意北平城内的事,两兄弟也被朱高煦看重。
    井盛也是个人才,经常帮朱高煦看马,他懂养马,以前朱高煦军中的战马,都是他负责。
    这么看来,朱高煦并不像历史上那么无能,手下大部份人都有特长,也是他精挑细选的。
    果然史书是由胜利者书写。
    历史上把朱高煦写的形象极差,最后造反失败,被朱瞻基活活烧死,更是把经过和下场写的丑陋无比。
    可前面的靖难之役,要不是朱高煦几次力挽狂澜,朱棣早就兵败身死。
    朱高煦如果只有匹夫之勇,不懂谋略,怎么可能百战百胜,为靖难立下最大的功劳。
    我这群班底还是不错的,朱高煦比较高兴:“好,好,大伙都好吧。”
    “多谢殿下,咱们都好着呢,就是有点想念殿下。”钱巽率先笑道。
    马屁精,李默远远的白了他一眼。
    朱高煦这会正在观察所有人,也没注意到李默有点不合群,其他都站一起,就他独自站一边。
    看着这么大群人是自己属下,还有一个比较好的班底,他心里还是挺满意。
    “咳咳”朱高煦轻咳几声,脸上挂起温和的微笑,然后举步上前和大伙随意的聊了起来。
    “王斌,肚子大了么,最近忘了练武?”
    “尼娘的韦达,刚才眼睛还红通通的,害的本王差点也想哭。”
    “盛坚,最近你婆娘有没有骂你?”
    “哈哈哈。”四周众人齐齐发出一阵笑声。
    现场的气氛很快被朱高煦带动起来,大伙都比较高兴,只有李默觉的奇怪,殿下离开一个多月,为啥突然变的这么和蔼和亲切?
    嗯,想必殿下也知道,现在拉拢人心,是挺重要的。
    朱高煦和众人胡吹了几句,然后把王斌,韦达等八人,加陈文、宋猛、周虎几个人,一起叫到屋里。
    十几个人一起挤进去,屋里还挺挤的。
    王斌这些人都站左边,警惕的看着陈文这几个人。
    殿下第一次带人回府,还让住在府里,所有人感觉到了压力。
    朱高煦左右看看,先给双方做了介绍。
    然后笑道:“从今以后,大伙就都是自家兄弟,当同心协力,一起为本王办事。”
    “是,殿下。”陈文率先道,接着四周一片应答声。
    接着朱高煦宣布,在仪卫司里,添加亲兵卫队,周虎暂充亲卫百户,添加哨骑队,宋猛暂为哨骑队百户。
    陈文为长史。
    人群微微动容。
    明朝亲王府的各种官职经过数次演化,朱允炆上位后,规定亲王府(藩王府)长史为三人。
    但郡王府,都没有长史编制,之前是钱巽干长史的事,现在朱高煦直接任命长史?
    亲兵卫队和百户官也就算了,算私人产业,但朱高煦直接加的一名长史,这是朝廷在册的朝廷命官,需朝廷来任命,朱高煦张口就来,朝廷肯定不会承认,等于自立的官职。
    严格来说,朱高煦是目无朝廷,自作主张,等同造反,但现在这种情况,所有人都知道,朝廷根本管不着这种小事,燕王都随时可能造反。
    朱高煦接着道:“王斌、韦达、盛坚,你们回去后召集兵马,准备练兵。”
    “地点就放在宛平城外,徐家村那边军营。”
    “诺。”三人领命,表情有点激动。
    那边有块地方,是朱高煦以前就常练兵的,三人自然知道。
    “侯海,你负责练兵的一切后勤供给,军士伙食,不得有误。”
    啊,侯海张着嘴巴,显然,以前这些活,不是他干的。
    以前这些事,都是燕王府在干。
    但朱高煦现在,就要让自己的人熟练起来。
    但侯海犹豫了下,马上点头:“是,下官明白。”
    朱高煦说完就把这些人先打发了,房间里的人越来越少。
    朱高煦要周虎从寨子里的人里选一半为亲兵卫队,然后再在外面招一批人,凑一百人。
    宋猛同样在寨子里的人里选一半,然后在外面招一批凑一百人,练哨骑。
    其实在做这个决定之前,朱高煦好好回想过大明的军制。
    明末时,大明军制有点乱,营兵卫所兵都能合在一起干,还能就地募兵。
    现在明初,除了京营就是卫所兵。
    按朝廷祖制,他一个郡王都没资格募兵,募兵就是造反。
    但现在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狼窝(肉监狱)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绝品儿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