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大明:我与朱棣争天下 > 第93章 聪明人两边下注

第93章 聪明人两边下注(1/2)

    第二天袁义出城没多久,与毛信院子隔壁的墙上,多了根绿丝巾搭在上面。
    绿丝巾搭了有近半个时辰,毛信才回来看到,他赶紧顺着墙爬到对面。
    刚跳下墙,就看到王寡妇已经站在内屋门外。
    那小脸红的和猴子屁鼓似的,看到毛信,已经像猫看到鱼似的两眼发光。
    “尼娘的,不是前天刚来过?”毛信笑骂:“这么急又想俺了?”
    “想死你了。”王寡妇迫不及待,连拖带拉的把毛信往屋里拽。
    一番事后,毛信摇摇晃晃的站起来,刚开始来干这事时,他心里还是挺乐意的,因为王寡妇长的不错,也挺有料,但相识了这才半个月下来,就有点受不了。
    井盛的眼睛真毒,一看就知道这女的不好惹,老子再来一个月,估计得被废掉,毛信已经有点害怕,毕竟没有耕坏的田,只有累死的牛。
    “你的老相好几天没来了?把你饿成这样,再这样下去,俺可受不了,俺要搬家了。”毛信喘着道。
    “你敢。”王寡妇笑道:“你要敢搬家,我告诉他,你翻我墙,看他不收拾你。”
    “啊哟,我的姑奶奶,俺一个小小商人,你就饶了俺吧。”毛信一脸惊恐。
    “那你听话不?”王寡妇笑道。
    “听话,俺听话行了吧。”毛信只能认怂,因为听说,袁义还有官身,这大明朝,对他们商人来说,是很可怕的。
    毛信天生就是做这行的料,他把自己的身份和感受深深代入其中,脸上出现那种市井商人对官员的害怕和惊恐。
    “瞧你这怂样,当天上门勾搭我的时候,不是挺大胆的。”王寡妇捂着嘴笑。
    “俺不知道你男人是官呀,不然借我十个胆子,俺不敢呀。”毛信哭丧着脸。
    “乖。”王寡妇,轻轻抚着毛信年轻的脸,感觉比袁义强多了:“只要你听话,北平城没人敢动你。”
    “不说了,我得走了,被逮住就死定。”毛信赶紧起身。
    “慌什么。”王寡妇一把按住他:“他去了盐山县,没几天不会回来,今晚你可以睡这。”
    “俺不可敢。”毛信惊恐万状。
    ----
    盐山县属于沧州,人口不多,原本是下县,但因为靠近海边,大明在这边设制了盐场,没多久就升为了上县。
    盐场北近津海(天津),南接山东海丰县,西边就是渤海。
    盐场属金沙镇(现黄骅镇),当地设有盐课司,全称为金津海场盐课司。
    意思是从津海往南到金沙县和山东海丰县,这一带的盐场,都归他们管。
    盐课司有大使、副使一人,另各盐仓有大使、副使各一人,各批验所有大使、副使,并一人,俱未入流。
    但别看这些大使副使不入流,手中权力不小。
    平时他们还有上官管着,但现在打起仗来,天下大乱,谁也管不到他们。
    自从燕王起兵后,河间府和沧州的各地官员先后有六七成都往南边跑,造成大量文官不在岗,金津海场盐课司的大使朱忠明原本也想逃命。
    但他舍不得这边盐仓里的大量囤盐,而且朝廷没下命令,他就擅自离岗,事后追究起来,他这种未入流的小吏肯定第一个倒霉。
    于是朱忠明就硬着头皮留了下来,继续组织着盐场的运转。
    没多久,朝廷果然来令嘉奖了他,还让他继续管理盐场,并往临清运盐。
    所以耿炳文后来的兵马用盐,都是由这边提供。
    可他正干的高兴,有商人私下来找他,要买他的盐。
    商人自称南方来的,但朱忠明一听口音,就知道是北方来的。
    他当时心中就很震惊,因为他猜到可能是燕王的人。
    卖还是不卖?朱忠明只纠结了一会,便马上决定,两边站队,两边下注。
    因为大量官吏逃亡,他的副使也逃走了,仓库使也只有一个副使在。
    朱忠明串通仓库副使后,那这边有多少盐的产量和库存,就只有他们俩才知道。
    两人借着这机会,狠捞了一笔。
    八月中旬的一天,袁义和袁忠彻两人乔装打扮,带着一队精壮,骑着马从北面过来。
    沧州有大量南军驻守,他们是从津海大沽口那边沿着海边,一边往南,到了这里。
    朱忠明热情的接待了他们,袁义和袁忠彻化名为高义,高忠,也是称两兄弟。
    高义说,以后由高忠来接头,业务交给高忠干。
    朱忠明当然没意见,只要有钱赚就行。
    双方还是和以前一样,谈好数量和价钱。
    朱忠明已经听说,北平城里的盐价,现在已经涨到三十文一斤,可谓天价,而用来刷牙的精盐更是已经达到五十文一斤。
    他本来想涨价的,但仔细想想,即想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狼窝(肉监狱)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绝品儿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