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镇妖博物馆 > 第二百四十六章 故事的结局,或许早已注定

第二百四十六章 故事的结局,或许早已注定(2/3)


    <ter>-->>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ter>在,无论家世,容貌,还是才情,无可指摘。
    这必然是往后多少年间都难出一位的大名士。
    所有人都这样想着。
    在少年稚嫩的嗓音和琴音中,靠着椅子的道人轻轻翻动书卷,没有那些名士里的焚香,但是单单的草药香气,墨香,却又更为清淡遥远,有时候几乎觉得时间会这样慢慢地走下去。
    清风明月,琴音文章,这是少年人的浪漫。
    但是时代总是会往任何人都无法想象的方向拐去。
    才又过去一年,初平四年的时候,诸葛玄的职务被朱皓取代。
    以诸葛家的家底,自然要北上返回琅琊。
    但是在这一年,发生了另外一件事情。
    曹孟德之父曹嵩到琅琊避祸。
    而后又到了徐州,被当时的徐州牧陶谦手下的兵将杀死,而这件事情传到了曹操的耳中,那个时候的曹操已经成名天下,悲伤之下大怒,挥军直指徐州,而自豫章回到琅琊的路数,中间正被曹操的进军路线截断。
    诸葛玄之前完全没有预料到这一点。
    径直地撞入了这战乱当中,而谁也没有想到,先前以大义诛董卓而初露头角的曹孟德,这一次下手却无比地狠辣,因为陶谦封城不出,因为父亲明明弃官却又被杀,愤恨至极的曹孟德最终选择了屠城。
    取虑、雎陵、夏丘,皆屠之。
    他愤怒地放纵手下的兵将去劫掠普通的百姓。
    最终的历史上记录着,杀男女数十万人,鸡犬无余,泗水为之不流,所过多所残戮,没有人敢在这个时候去支援陶谦,没有谁愿意用自己的家底和性命去和这个时候的曹孟德对抗。
    更何况,若真的要赚陶谦的人情。
    等到徐州几乎快被打完的时候岂不是更好?
    甚至于可以直接就地割据,掌控徐州。
    在谋士和君主脑海中的盘算太遥远了,比少年道人曾茫然思考着的,是不是隔着一堵墙都远,而曹孟德的军队甚至于直接让尸骸扔到各处,完全不管这会带来瘟疫的爆发。
    已经见到的惨烈一幕,以及对于瘟疫的恐惧,让这一代的百姓四散逃跑,而太多太多的乱民,又滋生出了乱军贼匪,诸葛玄当机立断,看到根本没办法再回到琅琊,当即往下前往荆州避祸。
    他们遮住了财物,混在流民里,可是靠着双脚又能走多快?
    最后还是遇到了贼匪。
    甚至于不知道这究竟是劫匪,还是说曹孟德麾下恣意劫掠的军队。
    诸葛亮茫然了。
    绝世的天才,无物不通的少年,肩膀上只有清风明月的孩子,最终直面了这惨烈的画面,而知道这个时候才发现,当天下若是不安定的时候,清风是带着血的,明月映照出来的,是路边的累累白骨,是被剥光了衣服的女子孩子。
    原本的世界刹那崩裂。
    有贼匪看到了诸葛家一行人的气质不对。
    围过来要抢夺财物。
    诸葛玄出身琅琊,仍旧是汉儒气质,但是背后却还有女眷孩子。
    他取出了财物,但是这个时候,那些贼匪看到了故意摸了灰的两个少女,那是诸葛亮的两个姐姐,哪怕是故意扮丑,但是书香气质还是很难遮掩的住,那两人要动手动脚。
    周围围着太多的兵士,诸葛玄大怒却无法反抗。
    突然,
    动手动脚直接要绑了两个少女离去的人身子一僵。
    一柄竹竿直接贯穿了他们的脖子。
    鲜血气息惨烈而浓郁。
    诸葛亮看到,因为虚弱而不声不响的道人收回了手里的竹竿,原本面容清淡的道人抿唇,身上不知为何,居然有一种自尸山血海中走出般的,惨烈的气势。
    牛叔,我都还记得……
    贯穿全神之力。
    道人在心中低语。
    手中握紧了竹竿,这边发生的事情导致了百姓和乱军的冲突,渊一手拉着旁边的小少年,趁着乱往前奔跑,手中的竹竿仿佛一柄长枪,白皙的手指骨节凸起,却死死抓着长枪,拨开前面的敌人,往前奔跑。
    这个时候偏偏下起来暴雨。
    马蹄声,怒吼声,刀刃劈斩的声音。
    惨叫声音,大笑声音。
    扬起的灰尘几乎将整个天地都染成昏沉的模样,诸葛亮踉踉跄跄跟着往前走,仰头看着这昏沉天地,一名将领朝着渊奔来,手里的刀重重劈下,渊用竹竿去拦,却直接被劈碎,而他的身子也再也支撑不住,吐出鲜血,咬着牙展开双臂,把少年揽在怀里,用自己的后背去挡着刀。
    诸葛亮双目瞪大,心中尽数都是不甘。
    而在这个时候,仿佛时间都停止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狼窝(肉监狱)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绝品儿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