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镇妖博物馆 > 第四百九十二章 故事总是传说,传说里是你我

第四百九十二章 故事总是传说,传说里是你我(1/3)

    这一句轻描淡写的话落下来,直如同天雷震撼,整个斋宫上上下下的人都打了个哆嗦,死死低下头去,不敢再看,而那巨大青龙缓缓满眼是身躯,灰袍青年神色安静。
    “自……自裁……”
    皇帝呢喃自语,踉跄起身,步步后退,突然反应过来。
    “你不敢杀我。”
    “你不敢杀我!”
    一身华贵道袍,玉簪束发的帝王修了快要三十年的道,至少知道道门铁律之一是在外的修行人不能接触到人间的王朝气运,否则哪怕是一代真修,也会卷入劫气,哪怕是太平部张角,蜀汉诸葛亮,都是不得好死,他眼眸亮起,似是找到了什么理由,大声道:
    “你若是杀朕,你也不得好死!”
    青龙盘旋,似乎打算代替道人出手。
    灰袍青年深深注视着皇帝。
    伸手虚按,把青龙额头稍压了下。
    青龙探爪之势被打断。
    灰袍青年步步走下龙首。
    自得知未来之后,在两百年前开始,也只是改变某些人的命格,从不曾主动插手其中的道人似是想通了什么,步步往前,大袖飘摇,宫中人只见得转瞬,那道人就已经出现在皇帝面前。
    右手抬起,扣住那位天下第一等尊贵之人的咽喉。
    一路托着往前,自诩天帝的皇帝被扣着咽喉撞破假山,玉器,名木,最后以背部撞破一座白玉所制千里江山图屏风,道人随手一抛,帝王被砸在案几之上,七窍流血,经脉断绝。
    空气中更是死寂,道人并不回头,只是道:
    “……你们会怎么记载此事?”
    随着嘉靖帝参与斋宫大醮,记录盛事的史官拜下叩首,颤颤发抖:
    “皇帝,皇帝崇信佞臣,崇信妖道,霍乱朝野天下。”
    “仙人下凡,将祸君诛除……”
    道人没有说什么,伸手握起一柄符剑。
    这柄剑不知道是哪朝哪代的真修所留下的,藏于名山大川,被生生搜罗出来,剑身之上以血为符,最终仿佛化作了一整个符箓体系,本应该在道观之中被历代修士温养,以作为镇观之宝,去被带了来此。
    只是这样的宝物,纵然被搜罗了来,嘉靖帝也无法拔出。
    屈指叩击剑身。
    一声清越剑鸣。
    符剑直接剑和鞘分离
    将此剑收入袖袍,只留下剑鞘放于斋宫当中,剑鞘里面,氲满了寒意,道人拂袖转身走出,道:“告诉朱家后人。”
    “下一次如果还有帝王沉迷修道,祸乱天下,到那个时候,我会再斩一剑。”
    有年少宫女颤颤巍巍抬起头,看到了先前二十余岁的道人,不过走了几步,鬓角长发已经化作纯白之色,和跪倒的百官擦肩而过,嗓音平静:“至于皇帝,我与朱家有旧,多少顾惜体面。”
    “这一次的话,便说他看破红尘,化成道人。”
    “随我修仙而去。”
    “求仁得仁,名留青史,想来亦算余愿已足,当无他求。”
    ……………………
    后世的典籍里面,往往记载着这样的故事,皇帝求仙问道,最终诚意感动了上天,派遣仙人下来,所以当时的帝王能够跟随者仙人去求仙访道,当时从江南到京城,沿途不知道多少人见到了仙人御龙飞天的模样。
    但是后人往往不信,将此事当做了某种政治变化的托词。
    之后的皇帝也多有励精图治,再不曾求仙访道,政事也为之一清,故而对此事也没有多加在意,只是有些野史典籍,将这一年宫中三次大火和此事联系起来,于本纪之中所写‘上入宫,忽火发,兵甲齐鸣,道人奉上变道服遁去。’
    而历代皇帝对于那位传说中的仙人多加敕封,至于当初的君王,百官在争议其谥号的时候,为了给那位仙人留下好印象。一番争执,因其最后所说那句话,故而定下谥号为灵。
    好祭鬼怪曰灵,渎鬼神而不致远。
    在历史的隐藏角落里,留下了这位皇帝真正的死因。
    ……………………
    岁月不断往前,吴汝忠听到了来自于京城的消息,事实上,在他的周围没有谁不再谈论仙人乘龙入京城,陛下飞升这件荒唐的事情,所有人不敢相信,可是之后,却发生了皇位的顺利迭代。
    本来还担心新皇会不会也想着要学习自己的父亲,去打醮斋戒,以求飞升,但是很显然,这样的顾虑是多余的,那位太子上位之后非但没有去学道,还将宫中那些青紫贵人一并逐出了皇宫,甚至于有传闻锦衣卫追杀而去。
    道门龙虎山,封山百年以示自惩。
    整个神州似乎又重新走上了前两百年的发展轨迹,对于皇帝飞升的事情,大家惊愕之后也就慢慢接受了,无论如何,日子总是要过的,那些遥远的,高高在上的事情,对于百姓们来说,远不如解除了不必要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狼窝(肉监狱)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绝品儿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