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老和尚俗家姓杜,叫杜顺,出身京兆杜氏,论辈分应该是杜如晦的叔叔。
在本来的历史中,杜顺和尚会在与唐太宗聊天的时候被对方大加赞赏,誉为深得帝心,然后被人称为帝心大师,或者帝心尊者。
在杜顺和尚的旁边还站着两个同样穿着袈裟,宝相庄严的大和尚,也是双目微闭的等在哪里。
“南无妙光菩萨!老僧智曦,见过几位大和尚……”
“吉藏(法顺、法经、慧远)见过智曦大和尚!”
“这是章安尊者灌顶和尚的信函,从此刻起,法华宗在京兆的一切事宜,皆由老僧接手。”
“吉藏大和尚……”
“老僧来京兆之前,灌顶大和尚特别跟老僧交代,说吉藏大和尚你本来就是三论宗的人,只不过是为了求法才入我天台门墙之下,现在你重立三论宗,我天台欢欣鼓舞,愿意全力支持。”
吉藏和尚双手合十,深施一礼,感慨的说道。
在另一边,杜顺和尚也看完了灌顶和尚的信,然后点了点头。
“那就好,智曦大和尚,请!”
“上次会议泄密虽然圣人说是老君所为,但你我都知道这不过是托词,此世最高也不过地仙而已,所以泄密应该就是被人窃听,所以这次老僧斗胆选了一个绝对安全的地方,就是对诸位大和尚有些不恭敬。”
杜顺和尚点了点头,第一个迈步走了下去,其余的那几个大和尚也跟着他走了进去,吉藏和尚最后一个进入,进去的时候还顺手把柜子又搬了回去。
密室里空无一物,只有几个蒲团摆在地上。
“请容老僧为智曦大和尚介绍一下……”
“这位是成实宗的法经大和尚,另一位是俱舍宗的慧远大和尚,他们两位也是成实宗与俱舍宗在京兆之地的大德,与老僧一样,都是‘十大德’中人。”
智曦对着法经和慧远点了点头。
这个所谓的‘十大德’是李渊陛下隋规唐随,以僧治僧的产物。具体来说就是李渊陛下选出了十位高僧作为僧官,来管理其余的和尚们。
换句话说,这些和尚都是北方佛门中的贵族,大地主!
在本来的历史中,这十大德在玄武门之变以后觉得有点飘,然后他们就鼓动萧瑀给李世民提建议,让李世民以帝王之身参拜十大德,以示对佛门的尊崇。
现在在这个密室中,华严宗的杜顺,成实宗的法经,俱舍宗的慧远,天台宗的智曦,再加上刚刚才创立了三论宗的吉藏,可以说现在整个有志于北方信仰的佛门宗派的代表都已经坐在这里了。
互相介绍完毕之后,吉藏和尚就第一个开口说道。
说着,吉藏和尚扭头朝着在场的和尚们看了一圈。
“不错,必须做点什么……”
“除了朝廷官员之外,我等还需要发出自己的声音。”法经和尚也跟着说道。“这方面衲子觉得可以交给法琳和尚带头来做。”
智曦和尚有些奇怪的问了一句。“他怎么还活着,不是说让他坐化的吗?”
吉藏和尚解释道。
智曦和尚点了点头,脸色有些沉重。“法琳大和尚真不愧为我佛门护法……”
“所以我等还是需要从外面下手。”
“灌顶大和尚已经通过某个途径说动了左游仙,当今圣人不是说太上是他的祖先吗?那就好好的让他看一看,太上的信徒会不会造反!”
法经和尚接口说道。
“老僧给道信去了一封信,让道信想办法在江州想想办法,看看能不能鼓动董景珍的余部起事……”
“……结果石沉大海!”
法经和尚撇了撇嘴。
“老僧这里倒是有个人选……”
“洪州总管张善安的得力手下张敏修乃是我俱舍宗护法,所以老僧也知道张善安此人野心勃勃,时常想要自立,或许可以通过此人让张善安跟着辅公祏举事。”
智曦和尚点了点头。
“不一定,徐元朗那边已经撑不住了……”
“三个月之内,此人必败。”
智曦和尚一脸智珠在握的说道。
“还有岭南的高凉冯洗氏、钦州宁氏,陇州陈氏……”
“他们世居岭南,想来也不可能真心降服,老僧当年跟陈氏的陈龙树有过一面之缘,现在陈龙树依附着宁长真,老僧觉得说服他们自立应该不难。”
智曦和尚慢慢的说道。
“怎么釜底抽薪?”
“难道真的跟法雅说的一样,换一个皇帝吗?”
“不错!”
“刺杀不可为之,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