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亮剑之老子是孔捷孔捷推倒谁了 > 356 民国记者的风骨

356 民国记者的风骨(2/4)

把拉下水,予中国抗日武装以重创。
    工藤多俊也听说了,国统区最近对于二五一团在太原城方向的血站,那可是大加宣传。
    舆论方面打造得相当夸张。
    工程多俊看过《抗日国报》新一期的报纸,上面的内容正合他的预期。
    与八路军面和心不合的国军,一方面在对二五一团抗日的事迹夸大其词。
    另一方面则是借机打压、贬低八路军在敌后的游击作战。
    看到这里的工藤多俊打着自己的小算盘。
    这样一来,八路军被国军用舆论打压了下去。
    而等到这个二五一团站在风口浪尖儿上,被国统区的军民视作抗日的典范之时,他再把二五一团突然拉下水,成为投降大日本帝国的一支识时务的武装部队,到时候对于国军和国统区的百姓来说,绝对是一记重锤。
    这样一来。舆论对于国军和八路军来说都相当的不利,反过来转向大日本帝国。
    后续,第一军部队,无论是对八路军的铁滚扫荡,还是在晋南方向预备已久的战役,都可以拉开序幕了。
    ……
    回到眼前,这二五一团团长卢多闲正在自己的团部屋子里烤着火,舒舒服服地享受着,嘴边还抽着大烟。
    通讯兵跑来汇报,“报告团座,那沈记者又来了。”
    “他嘛的,这娘们儿还有完没完了?”
    卢多贤忍不住大骂,但说归说,还是连忙起身将自己的烟枪里正燃烧着的烟丝,给磕到火盆里,扭过身将烟枪丢给一旁的警卫员。
    警卫员则是连忙将烟枪藏了起来。
    一旁一同烤火的一营长说道:“团座息怒,小不忍则乱大谋啊,这沈记者不是咱们政府方面的人,万一漏了馅儿,咱们可堵不住她这张嘴。”
    卢多贤点了点头,又骂了一句,“听说这小妞也是书香世家出身,好好的大小姐日子不过,跑到咱们这前线来做什么?这不是自讨苦吃吗?”
    “走,看看去!”
    “是。”
    一群人迎了出去,说起来还真是讽刺,这团长带着一重军官们,竟是亲自赶赴过来,迎接一名女记者。
    这要说心里没鬼,怕是都没人相信。
    士兵带着那沈记者从不远处走来。
    沈文月穿得很素净,淡雅,再加上前些日子下着雪,还没有融化,整个人站在雪地里,倒颇有些相融的感觉。
    气质也很独特,亭亭玉立的那种。
    她留着没有过肩的短发,显得整个人精炼实干,但是一眼瞧过去,当她站在这里的时候,还是有一种不太相符的感觉,就像是把一个优雅的千金大小姐,丢在了满目疮痍的战场上的感觉。
    根本不是一个色调。
    在民国时期的记者,有西装革履的洋务派记者;有青衫长袍的改良派记者;还有穿着中山装的标准派记者。
    眼前的沈文月就是最后者。
    正如民国时期,记者、学生、文人们喜欢追求的中山装的风尚:精明干练,合理实用,对称凝重,美观大方。
    此刻在沈文月身上,就完美地体现出了这些气质。
    “卢团长,不好意思,可能又要占用您一些时间了!”
    沈文悦开口,这已经是她第三次来二五一团进行实地考察采访。
    卢多贤忍着心中的怒火,尽量在脸上挤出一抹笑容,说道:“应该的,沈记者,你有什么想问的,想说的,就只管开口,卢某知无不答。”
    沈文月笑道:“卢团长,是这样的,前两次过来,我采访过您,您对于当时在太原城与日军交战的过程,描述的很精彩。
    但是我觉得要把我们国军部队抗日的这种精神发扬光大,宣扬出去,仅仅是采访将领还是远远不够的。
    所以我的意思是,想要采访采访底层的军官,还有士兵们。
    请他们说一说当时在这场战斗中,他们的心理状态如何,是抱着什么样的信念与日寇拼杀,又是如何进行作战的。”
    卢多贤:“……”
    心里头气的想骂娘。
    前两次采访,他为了编造那些作战的过程,已经有些精疲力尽了。
    这要是换做其他人来,他可不放心,万一露出点儿马脚来,那可就麻烦了。
    眼前这小娘们儿竟然还要采访士兵。
    这些士兵们嘴笨,当时参与作战的时候,更是只顾着一路逃跑,弄不好就说漏嘴了。
    想到这里,卢多贤哪敢答应让沈文月去采访士兵,连忙义正言辞地说道:“沈记者见谅,我这些士兵们呀,嘴笨,除了会打仗,好些个连话都说不利索,你去采访他们,多半要让你失望了。”
    沈文月道:“卢团长放心,哪怕咱们战士们只是说上只言片语,一两个字眼也成,我想大家想看到的也正是这种由我们士兵身上表现出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狼窝(肉监狱)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绝品儿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