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亮剑之老子是孔捷孔捷推倒谁了 > 430 就是这么自信(求订阅求月票哇)

430 就是这么自信(求订阅求月票哇)(2/3)

当年红军时期部队的艰难和辛酸,在独立团发展武器装备,大搞根据地经济建设的同时,经常和后勤部的董三沟通,一直关注着战士们的衣食住行。
    用孔捷的标准来说:
    穿,至少要穿得暖和,然后再追求穿得舒适,战士们冬天必须要有棉衣,夏天要有薄衫,至少可以换洗。
    吃,不说每顿吃饱吃撑,至少要让战士们从食物中获取的营养,可以供应作战以及训练的消耗。
    住,居住环境要适宜,不能过于潮湿或过于干燥,经常通风,避免战士们扎堆,造成的疾病多生。
    行,除了部队后勤提供的自行车、摩托车、独轮车以及战马之外,孔捷将“行”这一块儿,更多的归结于战士们所穿的鞋子上。
    当年部队艰苦时期,战士们多穿的草鞋,得想办法替换掉。
    这草鞋它不耐磨,不结实,经常在行进途中就会损坏掉,战士们甚至得一边行军,一边就地找新的草来编制草鞋。
    用稻草和麻草打制的草鞋,也很难称得上舒适,草鞋本身的倒刺经常会在不经意间划伤足底,甚至在行军途中导致反复感染。
    再加上保暖性不好,很多战士因为赤脚穿草鞋而被冻伤。
    更严重的是,长期穿草鞋负重行军,容易导致扁平足病,使士兵失去远距离行军的能力。
    所以独立团后勤方面富裕起来之后,孔捷第一时间便交代董三,要先把战士们穿鞋的问题彻底解决掉。
    这步兵作战,靠的就是一双脚,鞋子穿的舒适合脚,战斗力甚至能提升一半,这是至关重要的因素。
    孔捷的要求是,不说每人一双军靴,至少也得是一双布鞋。
    这个条件是很快就达到的,后来独立团有了多条生意道路,再加上武装夺取鬼子县城的现金流得到的钱财,孔捷用了一部分,从日占区县城买了不少布料和鞋底子回来。
    然后又请村庄的一些大娘们,给赶制了不少的军鞋。
    因此独立团战士们早在大半年前,就人均两双布鞋打底,过冬的时候,甚至还会发一双鞋底里戴着兽毛的棉布鞋。
    就这,孔团长还是不太满意。
    再后来,孔捷打上了鬼子昭和五式军靴的主意。
    鬼子的这种军靴,是用牛皮制作,结实耐用,而且防水,整个靴子能把小腿一下全部包裹住,靴底由后跟和足弓部分提供支撑,最重要的是,底部还有防滑钢钉,抓地能力很强。
    穿着这玩意儿,在山地里甚至可以飞奔。
    再加上八路军战士们从来不视作金贵的赤脚。
    简直就是如虎添翼。
    于是孔团长二话不说,开始想办法让独立团的战士们穿上这种军靴。
    孔捷当时立下的宏愿是:咱独立团有一号算一号,就是炊事班的同志们,也至少得弄一双这样的军靴穿穿,大家的军靴都穿上了,我最后一个再穿,什么时候连我都能穿上这种军靴了,咱们独立团战士穿鞋的问题算是彻底解决了。
    后来每次打了胜仗,鬼子的军靴是要重点缴获的,端了鬼子的炮楼据点,鬼子的物资仓库里各种牛皮原料,还有军靴更是统统收下。
    孔捷甚至动用敌工部的力量,想办法在敌占区县城里,购买一些制作军靴的材料。
    到现在,孔捷这个做团长的,虽然还是穿着一双单布鞋,也只是因为孔团长一口唾沫一个钉,团里的战士们只要还有一个还没有穿上军靴的,他就不会穿这个军靴。
    但实际上,到目前为止,独立团的主力作战部队的战士们,几乎人人都配发了这种作战军靴。
    这可是独立团战士区别于其他八路军战士的一大亮点,也难怪鬼子会借此来区分,到底是不是独立团部队。
    “有意思,这就好说了,给协助作战的地方同志,还有民兵同志们,都配发上这样的军靴。”
    说到这里,孔捷开玩笑道:“只是说好了,你们可别小气,军靴发给了地方同志和民兵同志,打完了仗,别再给人要回来,咱独立团可丢不起这个脸。”
    干部们都跟着笑了起来,雷大生笑道:“团长,这您放心,咱独立团对外向来阔绰,要不周围的地方同志们,为啥都喜欢跟着咱独立团作战呢?”
    说笑了片刻,孔捷就着作战沙盘,用小红旗将一处处节点全部标注了出来。
    俯瞰下去,这些节点连成线,再连上节点与节点之间的大山、峭壁,刚好形成两个大的包围圈,分别将西村与张家庄区域给圈了起来。
    “你们仔细数一数,这些节点一共有十五处。”
    “此次围困西村与张家庄的日军,只要能够将这些节点全部拿下并守住,则包围圈形成。”
    雷大生道:“团长,咱们用来围困西村与张家庄两路日军的部队,就算是加上地方同志和民兵部队,也只有一千六百多人,十五处节点,咱们每处节点均分下来,兵力只有一百人左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狼窝(肉监狱)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绝品儿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