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亮剑之老子是孔捷孔捷和谁在一起了 > 591 铁滚大扫荡

591 铁滚大扫荡(1/4)

    独立团。
    团部驻地,牛口村。
    次日上午,孔捷率领楚云飞等一众晋绥军军官,继续在独立团参观。
    参观什么呢?
    参观独立团的软实力——独立团内部的文化教育及推广情况。
    为了改善独立团内部战士们识字率普遍偏低的情况,独立团建有许多扫盲班,租借的村民们的屋子,在里面开设课程,由一些识字的干部担任讲师,为前来学习的战士们扫盲。
    带着晋绥军军官们前往学习班参观的途中,孔捷介绍道:
    “我们八路军在文化方面比不上你们晋绥军,更比不上人家中央军,这部队的构成大多都是农民,要不人家说我们八路军是人民子弟兵呢!”
    “没参军之前,家里本就是农民世家,又经济困难,咱们战士哪有机会去读书识字?大多都是目不识丁,就这样跑来参军了。”
    “因为这,可是有不少人笑话我们八路军是泥腿子的队伍。”
    “所以我一直比较关注对战士们的文化教育这一块儿。”
    说着,到了扫盲班所在的片区,孔捷指着不远处的一排屋子说道:
    “这是离团部较近的一处扫盲班集中区,主要的教学对象是那些从来没有上过学,大字不识一个的战士。”
    “教学目的也很简单,就是先让战士们认识一些字,再慢慢的增加后续的教育。”
    楚云飞对此也颇有些意外,他没有想到八路军对文化竟然有如此重视程度。
    “孔兄,照这么看,你们八路军这是打鬼子学文化两不耽搁呀!”
    孔捷笑道:“打鬼子为主,抽空儿学习文化,学文化是为了更好地达鬼子,这是磨刀不误砍柴工的道理。”
    一行人说笑着,很快到了地方。
    扫盲班的屋子有前门和后门,讲师正在前方的讲台上授课,孔捷一行赶到的时候,正看到那黑板上写着三个大字:
    民、兵、國。
    讲师的声音从讲台上传开,“同志们,大家注意看了,咱们平常讲一块儿土地,称之为地方,地域,这个“或”,如果再给他加一个框,完全包围起来,就好比在一块儿地方给他围起圈来,再建立一个国度,这就叫國,國家的國!”
    “先前咱们讲到民,这古人讲啊,天下有四民,有士民,有商民,有农民,有工民。”
    “那么我想问问大家,咱们是属于什么民?”
    立马有战士回答道:“教员,那咱们肯定是属于农民呗!”
    教员笑道:“不错,咱们正是这四名中的农民。
    可千万不要小瞧咱们农民,咱们农民是整个国家可以运转起来基础,没有咱们农民种地守粮食,你们说说这全国的百姓他吃什么?”
    “所以说到底,咱们全中国的人民,那都靠着咱们农民养起来了。”
    教员三言两语下来,原本就是农民出身的战士们的脸上无不洋溢着自豪。
    话锋一转,教员继续说道:“先前咱们先说的民,指的是非军事组织的群体。
    而咱们的兵是怎么来的呢?兵正是从农民转换回来的,农民跑来参军,也就成了兵,而兵多了就形成一支大的部队,部队正是用来拱卫咱们的国土,也就是国。
    这就是民、兵、国三者之间的联系。”
    “所以这三个字可以说是一体的,相辅相成的,大家能记住一个,就能记住三个,这样学习起来是不是就简单得多了?”
    啪啪啪啪——
    讲台的后面有人鼓起了掌,教员抬头望去,这才发现孔捷一行不知何时站在教室的后门。
    教员连忙就要朝着孔捷敬礼,只是又被孔捷抬手压了压,示意不用理会。
    于是教员继续讲课。
    “团长来了,团长来看咱们上课来了。”
    “还有一些晋绥军的军官!”
    低声的话语迅速传开,战士们得知孔捷一行在教室后面听课,一个个更是精神抖擞,越发专注地听着教员讲课。
    先前忍不住带头鼓掌的楚云飞低声对孔捷说道:
    “孔兄,你们这讲师的教学水平很高啊,区区三个字,愣是引申出一堆的道理,还能将彼此联系起来进行记忆,这种方式的确精妙。”
    孔捷笑道:“没法子,咱们战士文化低,基础差,只能一步一步教,得尽量想法子让他们学的容易些,咱们教员教的也轻松些。”
    楚云飞点了点头,将目光放在近前的一位战士课桌前放的一本手册上,问道:“孔兄,这就是教员手上拿来用作教材的教学手册吧?”
    “正是。”
    “楚某可否看看?”
    “当然”孔捷回道,一旁眼疾手快的和尚三两步走上去,问一位战士借了手册过来,递给楚云飞。
    楚云飞拿来手册望去,周边的一众晋绥军军官们也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狼窝(肉监狱)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绝品儿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