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亮剑之老子是孔捷女主角被推倒 > 390 开战开战开战

390 开战开战开战(1/3)

    雷大生与杜爱国的作战部署安排完毕之后,按照孔捷的交代,四营和五营在西村一路的战斗率先拉开了序幕。
    战斗开启的时候,日军走张家庄的一路,离了张家庄还有三公里多。
    原因是日军从阳泉县城到西村,其实要比阳泉到张家庄更近一些,再加上四营长雷大生率领半个营的队伍提前迎了上去,双方作战时间大大提前。
    战斗提前了张家庄一路四十分钟左右。
    雷大生率领的半个营的队伍,伏击地点放在从阳泉至西村山路的某段。
    按照雷大生的作战计划,他率领两百多战士,从山林两侧更深处迂回,将日军安排在两侧的先头侦察兵彻底围困起来之后,他将队伍分成两部分,一部分用来对付日军的侦察部队,将鬼子的侦察部队消灭。
    另一部分则是继续向日军侦察兵后续的日伪军方向迂回,展开突袭。
    枪声骤然响起。
    负责干掉鬼子侦察兵的几十名战士,提前借助山林隐蔽,直到日军的侦查兵踏进伏击圈,这才突然开火。
    鬼子的侦察兵手头的火力一般,再加上伏击的八路军战士们占据了绝对的兵力优势,一轮集火,十几个鬼子当场便被消灭。
    先头的侦察兵遭遇突袭,山路上的日伪军立马警惕起来。
    但分成两路的四营战士,在营长雷大生的率领下,几乎是与留守对付鬼子侦察兵的队伍,同时出手的。
    就在鬼子的侦察兵被干掉的同时,雷大生这边率领战士们居高临下地展开了对山路上的日伪军的火力偷袭。
    主要是以步枪火力偷袭,再配备一定数量的掷弹筒炮轰。
    打击的目标点,部分放在前排的500日军身上,还有部分放在后排的2000伪军身上。
    猝然之间,遭受突袭的日伪军,双方的反应差距相当明显。
    走在前面的500日军,骤然遭遇突袭,虽慌不乱,立马展开有序的反击。
    而后方的2000伪军,在遭受炮火的打击之后,一个个忙不迭地四下寻找掩体,反击攻势比前排的日军慢了不是一星半点。
    日军开始反击,主要以掷弹筒炮轰。
    这是他们在地势较低的山路上, 反击两侧山林里, 借助树木作为掩体居高临下射击的八路军战士们的最佳手段。
    反击也立马奏效, 独立团这边出现了些许伤亡。
    至于四营长雷大生,他很清楚自己的使命。
    眼前并不是他与日军展开决战的时机。
    在成功偷袭了日军一波,干掉鬼子的二十多名侦察兵, 又偷袭了日伪军一阵之后,雷大生当即下令后撤。
    另外, 在进攻之时, 雷大生特别交代, 让战士们分散伏击,所以面临鬼子的掷弹筒炮轰反击, 战士们的伤亡控制在预期之内。
    双方短暂的三分钟交锋之后。
    日军折了侦查小队,又有七八具掷弹被山林上的八路军用掷弹筒火力清除。
    这是独立团吸取日军掷弹筒作战的经验,自创出来的属于独立团的掷弹筒小组配置。
    观察手一人, 配缴获的日式测距望远镜一个。
    炮手一人, 负责具体操炮, 发射。
    装填手一人, 负责及时给炮手装填炮弹。
    这样的小组配合在战斗中发挥出不错的威力。
    当掷弹筒小组在山林的某处位置点待定之后,观察手通过测距望远镜, 很快锁定鬼子的掷弹筒所在的具体位置,确定目标点方向,并通过测距望远镜测出大致距离。
    炮手得到目标点的坐标之后, 立马与装填手配合,定点清除鬼子的掷弹筒火力点。
    而就在炮手与装填手配合着打掉鬼子掷弹筒的时候, 观察手又会继续进行下一打击目标点的观测。
    这样的配合十分高效,要比炮手一面操炮, 一面观察打击目标来得更加迅速。
    两个炮连的连长,王承柱和榴弹炮, 对于这种掷弹筒小组作战模式非常推崇。
    两人还额外地对观察手和炮手进行了训练。
    甚至在团里拉起了炮兵学习班,专门为独立团训练炮兵人才。
    去学习的战士,如果在炮兵领悟表现出相当天赋的,孔捷便会批准该战士由步兵转为炮兵。
    说到这里,为什么要专门研究这种掷弹筒作战战术呢?
    团长孔捷的原话是:
    “任何作战部队的高明之处,都在于他们利用有效的炮火,对己方步兵的保护。”
    “咱们与日军作战之中, 为什么咱们的伤亡总是比小鬼子大?为什么鬼子的步兵即使发起冲锋,伤亡也可以有效避免很大的一部分?”
    “因为人家小鬼子在步兵发起冲锋的时候,总有后续的炮火随时掩护,鬼子在靠后置放的掷弹筒, 能够随时在六七百米的有效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狼窝(肉监狱)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绝品儿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