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孔捷小说亮剑之老子是孔捷 > 357 红黑帐

357 红黑帐(3/4)

然没问题,可打到手之后,总得给乡亲们分上一些。”
    孔捷赞同道:“这是应该的,幸好你提醒了,当年咱们队伍最困难的时候,驻扎在根据地,老总就交代过,不能采摘根椐地周边的树叶,要把树叶留给乡亲们。
    咱们八路军是人民的子弟兵,这一点任何时候都不能忘了。”
    “是——”
    将士们齐声应道。
    从五营驻地离开的时候,孔捷身旁跟了魏和尚、五营教导员李文杰,五营营长李爱国、还有五营副营长朱武。
    目的地是五营驻地的一些村庄。
    张家庄。
    孔捷一行踩着地上的积雪,敲响了一家农舍,片刻之后,木门打开,一个年过五荀的老者望着孔捷,裂着嘴笑了起来,“孔团长来哩!大家快进来,屋子里才烧了煤火,正好烤烤,暖暖身子。”
    “哈哈,老张叔,那就打扰了。”孔捷笑道。
    “说甚打扰哩,孔团长,你能来额家坐坐,额这心里头比吃了蜜还甜嘞!”
    大家说笑着,被村长张老叔迎进了屋子,张老叔又找来了几条板凳,大家围坐在那烧着蜂窝煤的煤炉子周边,伸手烤着火。
    “老张叔,这煤炉子好使吗?”一面烤着火,孔捷一面笑着问道。
    老张叔乐道:“太好使了,就没见过这么好用的玩意儿,有了这玩意儿,冬天咱们哪还愁冷哩?能烤火,能烧水,关键是还方便,随便压上一块儿煤,第二天起来,照样是烧着的,这可比自己开灶烧火方便多了。
    我一个人过活,有这东西,日子也不用那么麻烦了。
    孔团长,你可真是太厉害了,这种东西都能研究出来哩!”
    孔捷道:“好用就成,对了,老张叔,咱们村里还有谁家没有这煤炉子的吗?”
    老张叔道:“有咧,都有咧!家家户户都有了,村口儿的张铁匠整日里打着了,咱们这张家庄也没几户人家,用不了太多。”
    “话说张铁匠这后生,可是找着营生了,就整日里打这火炉子,再卖点蜂窝煤,没事儿拉去县城里卖上一趟,就能赚好些个钱嘞!”
    “要我说,你们八路军太破费了,给我们送来这煤炉子不说,还把这煤炉子的生意也教给村子里的铁匠,这不是让我们抢生意吗?不如你们八路军自己拿到县城里卖钱,得了东西也好打鬼子去。”
    孔捷笑道:“老张叔,您这话可就说错了,我们八路军什么时候最富裕?那自然是咱们根据地的民众们都富裕起来的时候,我们八路军才最富裕。”
    “乡亲们的生活好了,有乡亲们一口吃的,我们八路军真到了万分艰难的时候,还能被饿死不成?”
    张老叔笑了起来,笑容像是个孩子。
    “孔团长,您这话可没说错哩,真到了需要咱们村民的时候,额们就是自己饿着肚子,也一定要把这抗日粮,给咱们八路军同志筹齐喽!”
    “为啥子?”
    “谁对我们好,谁对我们不好,我们这百姓心里也有一杆秤嘞!
    孔团长,你们到了我们这一代,先是收购铜元,简直就是白给我们送钱。
    接着又是在各村组建民兵部队,保护村子,给村子里的父老乡亲们解决各种难题。
    生活上少根儿针线,八路军同志们甚至都跑来帮忙的,这样的部队,我们还有什么话说的?
    自从你们独立团到了这一片之后,鬼子、伪军、土匪再没敢来村庄骚扰过,乡亲们多久没过过这么安定的日子了?
    我老张别的道理不懂,但我相信,只要有咱们八路军同志在,迟早有一天会赶走小鬼子,迟早有一天,咱们的日子会好过起来。”
    ……从老张叔家离开的时候,一众干部们都有些感慨,老张叔最后的话语似乎还在耳边回荡。
    曾经是华北治安军团长的五营长杜爱国,更是忍不住感慨道:“团长,我现在才是真的明白,为什么咱们八路军能一路壮大到今天,而不是国军,不是晋绥军了。”
    “这么一支真心为了民众的部队,他有什么道理不壮大起来呢?”
    孔捷道:“说得好呀,老杜,你能说出这些话,证明你是有觉悟的。
    我们八路军能够一直走到今天,是因为我们一直秉持着一个信念,那就是咱们八路军永远不可能离开民众,离开了民众的八路军,那还能称之为八路军吗?”
    “文杰,还是那句话,关于这个蜂窝煤和煤炉子的事情,你多操点儿心。”
    “咱们独立团有了挣钱的路子,永远不能忘了百姓,这是吃水不忘挖井人的道理。”
    “有钱大家一起赚,发财大家一起发财嘛!”
    “村子里多培养一些铁匠出来,缺少一些材料设备的,咱们给想办法。
    能让每个村子里都能打造这种简易的煤炉子。
    另外,咱们开采的煤炭什么的也给乡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狼窝(肉监狱)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绝品儿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