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问剑李昂境界 > 第二百六十三章 茶水

第二百六十三章 茶水(1/2)

热门推荐:
    遍布虞国的铁路,工厂中轰鸣运转的机械,漫天飞翔的飞行器,大海上劈波斩浪的铁甲舰船
    李昂从无尽遐想中回过神来,沉声问道:“成本是多少?”
    “唔”
    苏冯在桌上翻找了一番,拿起一张残留着茶杯底部圆形水渍的稿纸,“六十万贯,一台。”
    “多少?!”
    李昂下意识提高了声音, “六十万贯?!”
    要知道,虞国底层家庭,一家三、四口的生活费支出也才一百文。
    一天两百文的消费水平,就算小康了。
    六十万贯,足够一个小康家庭生活八千年。
    “很贵吧。”
    苏冯乐呵呵笑道:“这应该是两百年来学宫研发经费最高的项目了,公羊德明博士在登州造的船,一艘也才两三万贯,我可是他的三十倍。”
    成本高又不是什么好事
    李昂对于苏冯的争强好胜哭笑不得,问道:“怎么会这么高?”
    “耗材,人工。”
    苏冯摊手道:“神煞云箓被修士淘汰不是没有原因的,它的效果强是强,一枚箓文的效果,相当于现在的一张符箓。
    但不稳定性的缺点过于致命。
    箓文哪怕写错一个笔划,用错一个墨点,都可能把修士本人,以及方圆十丈内的所有事物炸上天。
    写成之后,也不稳定,随时可能因为外界灵气变化而提前触发。
    为了能将神煞云箓,恒定雕刻在金属板上,
    澹台司业召集了十几位符学博士,反复讨论实践,画出图纸,
    再由剑学司业崔逸仙,以他烛霄境剑师的操控力,精准无误地在厚重精金板材上,雕刻镂空云箓,所有笔划的误差不超过十分之一发丝。
    其他零件,为了能适应天地灵气的冲击,尽可能选用高等材料,
    就算不是精金、山铜,也是费力锻造的优质金属。。
    零零散散加起来,成本就堆到了六十万贯。”
    说罢,苏冯顿了一下,小声嘀咕道:“啧,当年我发明钟表的时候,总共才找山长要了两千贯,真是亏大了。”
    李昂还沉浸在六十万贯的数字当中,这么高的成本,别说学宫了, 整个虞国朝廷要生产一台,都得做足割肉的心理准备。
    “成本能再下降一些么?”
    李昂委婉问道:“六十万实在有点贵, 只怕除了朝廷, 没人用得起。”
    何止是没人用得起,在长安鬼市,
    六千贯就能让专业刺客卖命,六万贯可以让巡云修士取人性命。
    “能是能,如果大幅度降低金属材质,由工坊批量生产零件,再让巡云境符师雕刻云箓的话,成本大概能降到五万贯。”
    苏冯眯着眼睛,搓了搓下巴,计算道:“六十万贯成本的原型机,其使用寿命是奔着五十年去的。只要有灵气波动,再恶劣的环境也能运转。
    而五万贯成本的量产机嘛,大概运转五年左右,就得大规模替换零件,
    运转十年,最重要的神煞云箓板件会直接坏掉。再不替换,随时可能炸毁。”
    五万贯的造价,加上每天五十贯的符箓成本还算在许多商户的承受范围内。
    李昂自己也是普通家庭出身,对于民间劳动力成本烂熟于胸,洢州码头一名劳工的工资,一天为一百文到一百五十文,管饭,
    苏州纺织工坊中,经验丰富的纺织女工,工资为一天一百八十文到二百五十文,不包括饭钱。
    “假设发动机的工作效率相当于一百名劳工,最终成本算下来”
    李昂顿了一下,“两者差不多。”
    “嗯,第五代发动机的重量还是太重,想要安在飞行器上还有点难。
    但装在纺织机上,绰绰有余。
    在苏州、杭州这类工坊密集,劳工薪酬较高的地区,可能会有商号先买去试用吧。”
    苏冯点头说道:“学宫的纺织机技术已经很成熟了,这部分我打算交给欧致远他们去做,
    我自己的项目,则是日升你之前提到过的铁路机车。”
    他顿了一下,苦笑道:“虽然山长他老人家理学造诣不怎么样,不过对灵气的了解程度,真的是举世最强。
    之前我把成本报上去的时候,他光看了眼图纸,就说这发动机不可能安在飞机上。
    我只好按日升你的点子,重新画了张机车图纸,他老人家才觉得有可行性,终于肯批钱。
    唉,接下来几个月,又没时间休息了。”
    谷韾
    “苏博士您能者多劳。铁路机车如果真的能实现,天南海北,朝发夕至,
    无论是货物运转还是人员流通,都比过去便捷百倍千倍,这是真正利国利民的大事业,价值甚至在大运河之上。”
    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