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问剑李昂师父 > 第二百四十四章 上剑

第二百四十四章 上剑(1/2)

热门推荐:
    长安城东,灞河岸边。
    友人们来为李昂送行。
    今早旳报刊上,已经刊登了有关江南道水毒的文章,所有人的表情都有些沉重。
    虞国朝廷没有能力,也没有理由封锁苏州水毒的消息。
    民间车马往来实在是太频繁了,就算报纸不刊登,苏州有变这件事情,也会随着商旅、行人,传播扩散出去。
    到时候照样会有不法商人,囤粮居奇,妄图发国难财——庞大的利益,总会令人变成蠢货。
    既然如此,还不如在报刊上大大方方承认,公开水毒实情,并警告各家商号小心着点。
    夕阳余晖照在湍急河面,反射粼粼波光,略显冷清的晚风吹拂过来,令灞水河畔的过往行人下意识地拉紧了衣服。
    河畔港口处,车水马龙,力夫将一箱一箱的货物运上船只——那里面装满了药草物资。
    太医署包括邱儆、邱枫在内的医师团队,以及协助他们去援助苏州的朝廷人员,也都将乘坐船队,前往江南道。
    要准备的东西实在太多,他们出发的时间其实是明后天,
    李昂因为要抓紧时间过去,现在就出发,先到苏州了解当地情况。
    “咳,”
    也许是觉得场面太压抑尴尬,见没人说话,厉纬清了清嗓子,望向滔滔灞水,沉吟道:“风萧萧兮易水寒”
    “停停停。”
    杨域急忙打断,囧然道:“不会吟诗就别吟了,这首不吉利。换一首。”
    灞水位于长安以东,盖在其上的灞桥,是长安东行的必经之地。虞国文人每逢灞桥送别朋友, 都要吟诵诗句, 以示惜别之情。
    不过风萧萧兮易水寒的下半句
    “哦哦。”
    厉纬也反应过来, 急忙拿手掌在嘴巴前方扇了扇,绞尽脑汁思索了一阵,迟疑道:“送君灞陵亭, 灞水流浩浩?”
    这首也不怎么吉利啊。
    对厉纬文学素养有着充分了解的李昂无奈一笑,说道:“就是去出个差而已, 短则两三个月, 长则四五个月。运气好点说不定还能赶在学术交流结束前回来。”
    “那你可得早点回来。”
    纪玲琅微笑道:“你不在学宫, 太皞山那些偃旗息鼓的人,恐怕又要跳起来了。”
    “哈。”
    想到当时边辰沛脸上的难看表情, 李昂忍不住笑出了声。
    自从在人力飞机的事情上,狠狠栽了一个跟头以后,太皞山的年轻学子们老实了不少, 那种鼻子朝天的傲慢态度, 也收敛了许多。
    “对了, ”
    纪玲琅想到了什么, 拿起手上包裹,打开后从里面取出了一件白大褂, “现在过冬了,我看你之前穿着的同类衣服都有些薄。你穿上试试?”
    “啊,多谢。”
    李昂接过白大褂, 直接穿上了身上,确实比之前的款式暖和。特别是衣服内侧, 还缝了好几个口袋,非常符合李昂平时的习惯——
    他总是会把炭笔、符箓、飞钱之类的东西随身携带。
    “很合身。”
    李昂注意到纪玲琅脸上稍微有些明显的黑眼圈痕迹, 好奇问道:“针脚还蛮好看的,你自己织的吗?”
    “呃有我娘帮忙的部分。我可缝不出来这么好看的针脚。”
    纪玲琅先是尴尬地摆了摆手, 再正色道:“总之,一路顺风。”
    他们的家乡洢州,距离苏州不远。两地水系相连,百姓大多也都是以渔业、农业、航运等维生,
    因此格外了解,寄生虫类疾病的恐怖之处。
    也对苏州水毒疫区的民众,更加感同身受。
    “嗯。”
    李昂点了点头。
    哗——
    何繁霜丢过来一个锦囊, 淡淡道:“给。”
    李昂诧异接过,锦囊鼓鼓囊囊,但重量很轻,里面像是装了一叠纸, “嗯?这是什么”
    “我写的符。”
    何繁霜淡然道:“每逢天灾人祸,总会有魔门或者邪道信徒出来闹事。
    虽然你在苏州,有镇抚司的人保护,不会有危险,
    不过,你自己的灵力还是省着点用比较好,以防万一。
    锦囊里面,都是些日常生活会用到的基础符箓。”
    “多谢。”
    李昂又感动又好笑地点了点头,没想到何繁霜这么了解他,知道他早就习惯了用念力、符箓解决一切问题的生活。
    如果这次去苏州,他的念力要拿来救治病患,那就没灵力用来烧水、洗碗、刷牙、叠被子了。再加上他不喜欢被人服侍,肯定会不适应。
    李昂打开锦囊看了一眼,里面果然装着数十张符箓,
    暖风符、醴凉符、扫尘符、微焰符、冻寒符、警报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