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我的姐夫是太子 > 第一百一十二章:陛下 银子来了

第一百一十二章:陛下 银子来了(1/4)

    书是杨太公用一千五百两买回来的。
    只一本。
    没法儿,眼下这个时候,只能凑合着让家中的六个子弟一起看了。
    他的心在淌血。
    姓周的他不是人啊!
    这真是缺德到祖坟冒烟了。
    可杨太公没有选择。
    哪怕这书只能给六个子弟增加一成的概率,可如果不买,那么这一成概率就是别家的了。
    对于杨太公这样的人家而言,发家致富的手段,其实根本就不可能是所谓的勤俭持家,至于什么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之类的话,更只是骗外人的。
    杨家能累世为官,能积攒如此大的家业,本质就是垄断。
    元朝的时候,那统治这里的鞑子根本不懂得管理,所以杨家获得了包税权,也就是在这个地方,只要每年按时给鞑子上缴他们定下的数目税款,其他的事都由杨家来操持,至于杨家收了多少,怎么收,就不是鞑子们管得了的了。
    借助这些,紧接着就是垄断土地,田地都在手里之后,便将大把的钱粮堆砌在子侄们身上读书。
    别人没钱买笔墨纸砚,杨家笔墨纸砚管够,别人请的是落第秀才来教授人学问,杨家请的是举人,甚至是致士的进士。
    别人一家子甚至一族人供一个子弟读书,杨家供十个二十个。
    正因如此,对于杨太公而言,所谓的读书,本质就是垄断,是零和游戏,这泰和县不只是杨家,但凡是大户人家,无一不是如此。
    他们当初卷赢了别人,如今成了人上人,有诺大家业,有数不清的田地,子孙开枝散叶,自然而然,也就形成了路径依赖,改不了了。
    只可惜,睿智如杨太公,这一次终究还是棋差一着,因为有人比他更狠。
    输了就是输了,输了就得乖乖给钱,即便是一千五百两一本,这也是友情价了。
    虽然有人提议说可以去隔壁县买,可杨太公却知道,这是徒劳的,因为买不到!
    杨家天生就是人生赢家,人生赢家怎么会不懂隔壁县的人生赢家们会想什么?
    甚至杨太公心里还很庆幸,好在没有被泰和县的黄家、李家买了去,这两家也是大族,当真被他们全数买了去,肯定是除了供自己的子弟来读,其他的统统都要付之一炬。
    姓周的虽然黑心,可终究只是粗浅的囤货居奇,自知自己商贾出身,子弟们也没啥出息,不过是黑一笔银子罢了,高价总还能将书买到。
    这般一想,到底心里平衡了,想来这泰和县的大户,舍得花钱买的也不是少数,花了这么大笔银子,大家又回到了同一起跑线上,却总比被别人家起了先手,占了先机要强吧!
    这第二版,他饶有兴趣地看了一会,便延续了看第一版时的情绪操守,口里又是怎么都忍不住的骂骂咧咧:“姓张的他不是人。”
    照例还是第一版的套路,只是纸张更劣了,几乎已经到了翻一张毁一张的地步。
    以至于杨太公都忍不住觉得神奇,这等的劣纸,是怎么造出来的?
    只是这书里的内容,确实有许多让人眼前一亮的感觉,唯一美中不足之处,就在于……很快就到达了欲知后事如何的环节。
    “卑劣!”杨太公气得脑壳疼,骂了一句,终究又觉得这样骂人有失自己身份,便又努力地压住自己的火气。
    “老爷,老爷……”管事的又来了,气喘吁吁地道:“书铺那儿……现在又围了不少人。”
    杨太公看了管事一眼,皱眉道:“就补货了?”
    他几乎要窒息了,若是这个时候就补了货,那他岂不成了冤大头了吗?
    “倒也不是,而是书铺在兜售邸报。”
    “邸报?”
    “起初大家也没什么兴趣,可有人先买了,却见那邸报上头第一篇,就是陛下要求科举之中策论合格,方才可录取功名的诏书。”新
    杨太公一听,顿时挑眉,策论合格……
    策论一直都有考,只是考官们根本就不侧重这个,于是大家也就慢慢地将它不当回事了。
    反正随便写点啥,只要八股写得好,便能金榜题名。
    只是这一下子,杨太公却是起心动念了,他神色渐渐凝重起来,下意识地道:“书铺子那儿,不少人在抢购吧?”
    “正是。”管事道:“大家伙儿都说,这策论若是没考过,岂不白费了功夫?”
    “还有读书人说,策论最考验的就是当下对家国大事的理解,若是连宫中和朝中近来的奏对和旨意都不知,怕是文章作不下去。”
    “姓周的又去抢购了?”杨太公一听,心里一惊。
    “这倒没有。”管事道:“那邸报据说供应很充足,单单咱们县,就有上千张!”
    “而且据闻,往后每月会供应三份来,这样讲来,实在没有捂着的必要,且这邸报便宜,五十文钱便是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狼窝(肉监狱)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绝品儿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