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我的姐夫是太子 > 第一百三十七章:陛下,臣没死

第一百三十七章:陛下,臣没死(2/3)

紫禁城,方才想起自己还未向通政司禀奏入宫。
    只是现在再去通报已来不及了。
    索性跪在午门外头实在。
    很快便有宦官出来,道:“方侍郎这是何意?”
    方宾沉声道:“臣兵部右侍郎,有天大的事禀奏。”
    那宦官看着方宾的样子,犹豫了一下,他甚至怀疑,对方可能是来死谏的。
    要知道,大臣一直崇尚规矩和礼仪,你兵部右侍郎难道不知道规矩吗?
    如此不合规,似乎也只有这个可能了。
    只是宦官自是做不了主的,便连忙去武楼禀奏了。
    武楼这里,朱棣正一言不发,只闭着眼,端坐在御椅上。
    丘福也慢慢地回过神来了,他只觉得要白发人送黑发人,这唇都要咬破了,只靠最后一点理智站在原地死死地支撑着自己。
    武安侯郑亨,觉得气氛有些紧张,他最近总是提心吊胆,觉得伴君如伴虎,此时还是什么话都不要说才好。
    最不安的乃是汉王朱高煦。
    朱高煦越发觉得气氛异常。
    甚至,父皇连经过都不来问了,就好像……这天大的事,他已不关心一样。
    这反而让朱高煦越发觉得不对劲起来,他几次想要张口,辩解一点什么。
    可是,朱棣只紧闭着双眼,正襟危坐,这武楼里的死气沉沉,更令朱高煦憋得慌。
    哒哒哒……
    穿着靴子,疾步而来的乃是锦衣卫指挥使纪纲。
    纪纲入殿之后,开始蹑手蹑脚,他这靴声便消失,只是此时,他看了一眼跪地的朱高煦,微微皱眉,却什么也没有说,犹如一个家中老奴一般,只垂手站在原地,一言不发。
    “陛下……”
    有宦官打破了殿中的沉寂。
    朱棣没有张开眼。
    宦官道:“兵部右侍郎方宾,说有大事求见,恳请陛下务必恩准。”
    务必恩准,这甚至有一点威胁皇帝的意思了。
    你是老几,见不见是你说了算的吗?
    当然,朱棣是了解方宾的,在他的印象里,方宾是个稳重的人,方宾之所以说这样的话,唯一的解释就是,就真的出了什么大事了。
    “宣。”
    朱棣依旧闭着眼,只从嘴里蹦出一个字来。
    很快,方宾脚步匆匆地入了殿中。
    方宾行了礼:“陛下,臣有大事要奏。”
    “说。”朱棣张开眼,凝视着方宾。
    方宾能清晰地感觉到,陛下似乎在压抑着一股巨大的怒火。
    “今日……臣巡模范营……”
    第一句话,就引起了所有人的兴趣。
    朱棣猛地双目一下子有了光,迫不及待地追问道:“怎么啦?”
    方宾苦笑道:“臣抵达大营之后,突然天策卫来袭,臣和姚公都在……”
    朱棣身躯微微颤抖。
    丘福忍不住了:“人呢,人呢……后来如何了,我儿……”
    他似乎觉得这个时候,不能只关心自己的儿子,因而语塞。
    方宾道:“面对这样的情况,臣当时便勃然大怒,臣早就听闻,天策卫横行不法,四处侵扰百姓,可谓狗仗人势,胆大包天!”
    方宾没有直接说出结果。
    因为他很清楚,结果如何不重要,重要的是这天策卫不法五个字。
    如若不然……后头的许多事,就解释不清了。
    方宾接着道:“臣见事情紧急,斗胆以兵部右侍郎的名义,调动模范营奋起抵抗,消灭这些作乱的军士!臣本不该如此,只是……当时那个时候,事急从权,十万火急之下,臣也顾不得这么许多了,若是陛下因此而怪罪臣擅调兵马,臣……甘愿引颈受戮。”
    读书人出身的就是读书人出身的。
    这也是为啥,张安世非要拉这样的人下水的原因。
    若是其他人来解释这事,未必能解释得清,可像方宾这等人,是绝对属于专业级别的选手,几乎里头每一个字都有其深意,几乎将整件事说得滴水不漏,绝无隐患。
    朱棣听罢,脸色更是惨然,急切地道:“你告诉朕……张安世如何了,还有朱勇、丘松……张軏……他们,你告诉朕吧,朕已做好了准备……”
    说着,朱棣的眼眶红了,眼里似有晶莹的液体在眼眶里团团地打转着。
    这几个人,死哪一个,都足以让他生出悲愤。
    他老了,曾经杀人如麻,哪怕以后也会杀人如麻,可是……他依旧还是有血有肉的人,有喜怒哀乐。
    方宾倒不墨迹,直接道:“他们都活着……”
    朱棣:“……”
    丘福:“……”
    汉王朱高煦:“……”
    汉王朱高煦心里不可置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狼窝(肉监狱)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绝品儿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