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我的姐夫是太子 > 第一百三十八章:父子相残

第一百三十八章:父子相残(2/4)

皇位,他这个父皇都会肯给。
    还有他的皇兄,也还算仁善,足以他这一辈子都逍遥自在了,即便犯了一些小错,也不会有人苛责他。
    可偏偏……所有的人生选择里,他永远选的是那个最坏的选项。
    就好比一个人想得一百分很难,可某种意义来说,一个人想要在试卷里得一个大零蛋,其实也是不容易的。毕竟在做选择判断题的时候,你瞎几把的乱打勾勾叉叉,也不至这个结果。
    而朱高煦神奇之处就在于,他就是这么一个天纵奇才。
    虽已被拖拽下殿,朱高煦依旧骂声不绝:“有本事诛我一家,儿臣不活啦,父皇何必如此伪善……”
    他滔滔不绝地破口大骂,让朱棣沉默不语。
    其余之人,也都无言。
    只有纪纲,在朱棣的情绪似乎稍稍缓解之后,低声道:“陛下……”
    他似乎在等朱棣的指令。
    下了诏狱之后,是否当真以图谋不轨论处,毕竟……锦衣卫总要罗织罪名,而一旦真到了图谋不轨四字的时候,到时……许多事就无法回头了。
    朱棣深深地看了纪纲一眼,突然道:“朕听闻,你与汉王,相交莫逆。”
    此言一出,纪纲如遭雷击,他一直刻意的和汉王朱高煦保持较为疏远的关系,为的就是防范陛下的猜忌。
    可哪里知道,这些陛下竟也一清二楚。
    于是他连忙拜下,叩首道:“汉王殿下乃陛下的儿子,卑下为臣,自当以诚待汉王。”
    这句话回答得很漂亮,这等于是一次关系的撇清。
    不是他和汉王的关系好,而是因为汉王是陛下的儿子,那么我这个锦衣卫指挥使,对他有所关照,也是情有可原的。
    朱棣只是澹澹地道:“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这些话,还要朕说几遍呢?”
    纪纲似乎明白了,便叩首道:“卑下遵旨。”
    朱棣背着手,擦拭了泪,依旧澹澹地道:“裁撤汉王的护卫吧,汉王妃韦氏,过几日抱朕的孙儿朱瞻壑入宫给朕见一见,朕许多日子不曾见这孩子了。”
    他挥挥手,一副疲倦又无力的样子,接着苦笑道:“都退下吧。”
    于是众人行了礼,纷纷告退。
    张安世是第一个开熘的人,毕竟这个时候,任何人都能想象,朱棣此时的情绪不对。
    等出了殿,他长长地松了口气,不由感慨道:“没想到汉王殿下是这样的人。”
    姚广孝觉得自己遭受了精神攻击,脚步加快,此时只想离张安世远一些。
    这家伙坑了人家,还反过来装纯,真是脸都不要啊。
    张安世又道:“真是没想到,来袭击的天策卫居然是汉王下令的,太可怕了。”
    徐辉祖背着手,微笑道:“所以你行事,更要谨慎,谨言慎行四字,别看只是轻飘飘的,可你有没有想过,这是多少人经历了血泪之后才总结而出的。少年人……不可锋芒过盛,如若不然,必遭人嫉恨。”
    说着,他叹口气,脸上带着几分郁郁。
    他是不喜汉王,可毕竟是自己的外甥啊!
    当然,他明白这已是最好的结果了,汉王的性情如此,若是继续骄纵下去,就真可能要到兄弟相残的地步了。
    张安世道:“小侄谨遵世叔教诲,世叔这番话,深得我心,世叔这样的家教,我想徐钦他们,一定都很乖巧懂事吧。”
    听了张安世的话,徐辉祖大为欣慰,这话是说到了他心坎里去了,相比于朱棣的家教,他觉得自己比朱老四强得多。
    于是他微笑着捋须道:“人啊,活在一世,自己有通天的本事,有再多的富贵,又如何呢?功名利禄,终究到了最后,不过是一场空而已。这些话,你这样的年纪,可能无法理解。可若是到了老夫这个年纪,便晓得,这绝非虚言。”
    “将来你便知道,人最终最值得欣慰的,还是能教育好的自己的子女。所谓言传身教,唯有如此。即便有一日,真到了要撒手人寰的时候,才不会觉得遗憾。”
    张安世乐呵呵地道:“对对对,世叔说的太对了,我姐夫也经常这样说,他也是这样教导我的。”
    徐辉祖点点头道:“太子是个明事理的人啊。”
    这一番话,拉近了徐辉祖与张安世的感情,至少徐辉祖觉得张安世很对自己的胃口。
    于是他便道:“所以男儿最紧要的是成家立业,此后多生子女,对子女们严加管束,教他们温良恭俭让之道,如此,才不枉此生。”
    张安世道:“听了世叔的话,我这才醍醐灌顶。世叔说的太对了。”
    徐辉祖红光满面:“老夫最得意的,就是家中子女还算乖巧,平日里恭顺……”
    此时,两个已出了午门。
    只是刚出来,却见一人急急忙忙地上前,奔着徐辉祖来,边慌张地道:“老爷,老爷,不好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狼窝(肉监狱)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绝品儿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