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我的姐夫是太子 > 第一百五十五章:巨大的收获

第一百五十五章:巨大的收获(3/4)

谋划。
    要知道,这安南可是个好地方,粮产丰饶,资源丰富,最重要的是,它有着得天独厚的海岸线,无数天然的良港。
    就这么一个地方……历史上的大明居然还能在这上头亏本,张安世不得不怀疑这些大臣的治理能力了。
    当然,倒不是这些人能力不行。
    根本原因在于没有动力。
    好在现在有了商行,那么就可借此机会……
    于是张安世又命人寻了朱金来。
    见到人,便道:“我教你办的事如何?”
    朱金道:“伯爷说的是哪一件事?”
    朱金也听说了从安南来的消息,实际上,现在大街小巷都传遍了。
    绝大多数百姓,还是有朴素的愿望,为之欢喜的。
    当然,不高兴的人也有,而且为数还不少。
    朱金倒是没理外头的闲言碎语。
    张安世道:“让你召那些落第的举人和秀才。”
    朱金就道:“召是召了,不过……肯来的人不多,只有区区一百三十三人。”
    张安世叹息道:“这天下这么多落榜的家伙,怎么才这一些。”
    朱金解释道:“毕竟咱们是商行,读书人瞧不起咱们的,就这些人,他们还不是多乐意呢。”
    张安世便吩咐道:“让他们历练一下,送去钱庄,作坊,还有咱们的船运行里头……”
    朱金苦笑道:“其实有人得知是去作坊和钱庄里做事,又走了好几人,说是不屑与我们为伍。”
    张安世倒是没生气,读书人的风气就是如此,清高,瞧不起世俗的事务。
    偏偏你说他真清高,没有功利性,可偏偏他们的目的就是牟取功名。
    因而,就滋生了这么一群怪胎。
    哪怕是落第的秀才,他们在精神上,也是官老爷,瞧不起这个,瞧不起那个。说白了,就是那种天生妄想靠自己读过四书五经,坐着躺着就能把功名利禄还有银子挣了的人。
    张安世便不以为意地道:“愿意干的就干,总会有人愿意干的,等这些人历练得差不多了,就拿这些人的花名册来给我。”
    朱金忍不住疑惑道:“伯爷有什么大用吗?”
    张安世道:“我打算送一批人去安南。”
    “做父母官?”
    张安世摇头:“父母官有安南的读书人干,他们只在安南的商行里做事。”
    朱金带着余虑道:“到那安南,若还是去商行,只怕这山长水远的,他们也未必肯去。”
    张安世道:“他们虽然做不了父母官,却可以做父母官的父母,不过你这般一说,我又有主意了,这商行的名字确实不好听,我要奏请陛下,得有个响亮的名号才好。”
    说着,张安世居然不理会朱金,又兴冲冲地去完善自己的计划了。
    …………
    所谓的筳讲,其实最初是洪武十五年,一名为史桂彦的大臣奏请,提出要将经筳制度重视起来。
    当时,他要求将这项制度规范化,在每个月的初一,每个月的中旬讲学,当然,朱元璋并没有将其采纳。
    而到了建文年间,筳讲开始频繁。
    朱棣进入南京城之后,对于筳讲又开始厌烦了。
    甚至很多时候,原本预先要筳讲的时间,朱棣总是临时取消。
    今日好不容易的,朱棣来了。
    这筳讲不只文渊阁大学士会参加,除此之外,还有翰林院的侍读和侍讲学士。
    参与的人多的时候,有上百个大臣,少的时候,也有三四十人。
    这一次,朱棣甚至还命人叫了那兵部右侍郎陈继一并来参加。
    原本陈继作为六部的大臣,理应是不该出现的,这让他有些猜不透陛下的心思。
    于是在入文华殿的时候,见到了解缙的身影,便快步靠近,小心翼翼地询问解缙:“解公,可知陛下召我来,所谓何事?”???
    解缙却道:“圣意难测,老夫如何知晓。”
    陈继略显担忧地道:“事有反常即为妖,哎……莫非是我仗义执言,得罪了陛下吗?”
    解缙回头看一眼陈继:“仗义执言,不会得罪陛下。”
    顿了顿,解缙又道:“可若是首鼠两端,却是未必了。”
    陈继听罢,眼眸微张,倒吸了一口凉气。
    这话显然别有深意,是告诉陈继,既然已经仗义执言了,就千万不要怂,给我莽上去,一条道走到黑,也比首鼠两端的好。
    陈继倒是没有疑心解缙想要坑害自己,其实他也清楚,陛下是性情中人,最是瞧不起卑鄙小人,若是他首鼠两端,确实可能引发反感。
    于是他笑了笑,低声道:“解公高见。”
    解缙不喜欢这个时候,陈继跟在自己的后头,于是加快了步子,赶往文华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狼窝(肉监狱)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绝品儿媳